一劍一酒一乾坤!
飛橋淩雲,敬亭山高無極,顧餘生於高處觀劍領悟搬山劍,此時,顧餘生的神識在五先生的劍中世界,與本劍劍靈激鬥。
五先生之劍劍靈雖無弑殺之意,卻對外修劍者極為排斥,顧餘生的神識闖入,立即遭到劍靈凝聚的劍意攻擊。
劍靈無劍主靈力加持,有招無實,難以形成劍氣,可雲中劍平生練劍的劍意,劍勢,劍心皆在。
顧餘生又以神識闖入。
如同兩名劍道高手在無形中交手。
很顯然。
五先生將此劍置於高寒之地,本身也在考校顧餘生的劍道修行。
顧餘生五心殿之行,獲得劍道劍典數本,又一番煉心苦修,對劍道的感悟更上一層樓,最重要的是,他已領悟出劍道十七式,劍道基礎牢固。
加上近日他苦修道宗寶典無相心經和道門十四劍式,觸類旁通之下,修行一日千裡。
他以神識入劍境世界,如同與五先生純粹以劍試高低。
劍靈施放的劍招精妙絕倫,劍意沛然。
顧餘生雖專行劍道,比起五先生在漫長的歲月修行,無論是積累還是見識,亦或是感悟皆相差千萬。
顧餘生亦明白這一點。
但他並不畏懼。
因為他從踏上劍道修行的第一步開始,就篤定自己會一直走下去。
顧餘生從五先生的劍意中感受到一些熟悉的劍意,甚至包括伏天劍訣的精要,可顧餘生觀而不仿,引證自悟,與自己的劍道相合。
如此一來。
顧餘生雖然一開始疲於應付,可在這層出不窮的劍意壓力下,他亦將所知所學一一施展應對。
佛門五心劍,道門玄劍,儒門浩然之劍。
在揮劍之時,顧餘生對應以三教功法,無量劫經,無相心經與浩然紫氣催動神識之劍。
甚至在某些危險的境地,顧餘生施展鬼道劍術中記載的秘術,借機影響劍靈控劍的精妙。
顧餘生於劍執著,甚至於癡狂,但他並不偏執於修行本身的門戶之見,正邪之分。
他也並不會因為修煉本身的狼狽而感到自憐。
而是將所有的困難化作修行的動力,絆倒了,就站起來。
一次揮劍不成功。
就兩次揮劍。
已是七境修行者的顧餘生,一如當初在桃花林那樣保持著練劍的初心。
劍可磨光陰,卻無法抹滅顧餘生對劍的執著。
在觀劍悟劍的過程中,時間一天一天的溜走。
顧餘生不急不躁,一瞬的觀悟,就有所獲,有所得。
顧餘生持三教真典,諸多劍術而無時間去修行,此番觀劍,剛好給了顧餘生可以心無旁騖修行的機會。
即便是最為玄妙的佛門功法無量劫經,顧餘生也能日觀數十字真言偈語,將佛家金佛加持於金蓮,瓣瓣金蓮已成一朵,如今又生蓮台,極為玄妙。
無量劫經,從佛心蓮台開始,由內而外煆骨煉筋膜,與大梵天聖地蒼心猿修行的佛門鍛體功法截然不同。
當初。
青雲鎮老石匠石蒼以石像為佛,顧餘生背像自得佛心,又於青萍州邊境的茶肆獲得石蒼舍利,加之在忘憂穀得夫子神牛的一縷佛門道韻。
無量劫經雖玄,顧餘生修行起來,宛若身在輪回,沾染因果,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一般。
反倒是欲修行而不得悟,靜坐為禪生金蓮。
顧餘生的體魄由內腑開始強大,玉骨如菩提,以蓮花為相。
道家的無相心經,顧餘生參悟的時候,覺得並無多少難度,隻是他在試圖以劍道來貫通心經提及的陰陽自然之理,蒼穹大地玄妙,世間運行之規律時,才發現其行之艱,往往滯澀於心中樊籠。
需要花費時間去一點點的慢慢領悟。
這個過程,如同壘高山一般,初時慢慢,難以至寸高。
不過顧餘生也深知道家所提道法自然,循序漸進,並不急於一時之功。
讓顧餘生感到意外的是,那儒家的浩然紫氣真典,原本需要觀聖人之典,才能蘊養浩然紫氣,顧餘生自忖年幼之時,不過是跟隨父親和青雲鎮的方秋涼蒙了幾天的學,理應較難修行才是。
可沒想到,他修煉浩然紫氣時,反倒覺得一切如水到渠成般,毫無滯澀,以劍凝聚浩然紫氣,其劍之威,堂堂正正,如東升之驕陽,如長夜之皓月。ъ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