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現下的普遍風氣,沒有師爺,官員連文書都寫不清楚。
尹先生還認為,除了博學鴻詞科,其他專業知識,如理財清賬、司法刑名等,都應該設立專門的考試內容。
國家還應該注重工學人才,比如機械製作、建築營造等,也需要專門的考試。
賀友蘭自然也覺得尹先生說的對,可是這麼多的考試種類和考試內容,禮部能夠安排明白嗎?
現在的科考形式已經非常興師動眾,每次鄉試貢試,全國上下無不枕戈相待,各級官員如履薄冰。
考試是要花錢的。
看著各地的考場都比較簡陋,但實際上全國組織一場考試下來,動用的人力物力消耗巨大。
雖然用四書五經考試,內容和形式都死板,可是效率最高。
所以,一直以來,對於科舉是不是應該改革的議論聲音很大。
但從來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賀友蘭承認尹先生說的都對,但是實現起來太困難,幾乎是空談。
再加上現在的文官,都瞧不起做實務的。
就算開了什麼專門術業的科考,有沒有人來考試都是一回事。
一般做實務的差使都是家族傳承模式。
比如在龍津的時候,那位馬推官,精通刑名斷案,人家就是世世代代做推官的。
尹先生也知道自己的建議恐怕沒那麼容易實行。
禮部現在能夠接受的也就是重開博學鴻詞科。
“賀大人,那位薛文堂薛大人,現在已經是三品副都禦史,可有機會,能讓愚才見一見他的師爺嗎?”
尹先生跟賀友蘭提了這個要求。
賀友蘭有些為難。
自己和薛文堂並不熟悉。
當初自己舉薦薛文堂當承天府治中,讓一部人誤以為,薛文堂是他的人。
實際上,當時薛文堂並未被他招致麾下。
但是,並不等於賀友蘭沒起過這個心思。
也算是機緣巧合,實際上龍津知府何雲祁就是賀友蘭的人。
何雲祁不單和鄭彥中的大哥交情不錯,在翰林院當庶吉士的時候,還結交了賀友蘭。
龍津府所在襄省的巡撫沈玉祥也是賀友蘭的人。
當初薛文堂任縣令時政績出眾,何雲祁和沈玉祥都有心思把這人提拔起來,讓他加入賀友蘭的陣營。
賀友蘭的行事風格,總結起來就是實乾派。
想做出點大成績。
他身邊的尹先生真是胸中有丘壑,他一直想找機會見一見薛文堂的大師爺。
賀友蘭很納悶,尹先生感興趣的事情不多,忽然有一天對《牡丹亭》《西廂記》十分在意。
以前他可從來不看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