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在大家爭的正激烈的時候,站在前麵的英國公張懋幽幽的說了一句。
“人永西伯雖是個讀書人,但人家以軍功封的爵。”
“用讀書人的規條來約束他,也有些不妥吧?”
英國公在朝中和這些文官的關係一向不錯。
有人聽了他的話,直接反駁道“英國公此言差矣。”
“這永西伯一開始便是個儒生,後麵在考得秀才功名後,才封的爵。”
“而且他如今就讀國子監,拜的也是孔廟。”
“怎麼就不能用讀書人的規條來約束他?”
英國公笑了一聲,打哈哈道“既然如此,那便好好了解清楚再做定奪。”
他閉上嘴巴,不再插話。
一群文人的爭鬥,他一個勳貴出口幫忙說了幾句,也算是對這個新晉的勳貴仁至義儘了。
英國公不再說話後,其他有實權上朝的勳貴自然也不會開口。
其他人都開始了對趙策新一輪的討伐。
弘治皇帝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眉心。
惹了彆的官員還好,自己還能安撫一下。
這樣對待孔府的人,這是和天下文人在作對。
他這個做皇帝的,都不知道該怎麼說好。
站在前麵的戶部尚書佀鐘,突然站了出來。
他說道“陛下,臣有話說。”
戶部尚書出聲了,其他人自然也先停嘴,等他說完。
弘治皇帝見場麵暫時被控製住了,趕緊說道“愛卿請說。”
佀鐘說道“臣以為永西伯是個好學上進,又絕頂聰明之人。”
“昨日孔府發生之事,絕對事出有因。”
“還請陛下宣孔夫子與永西伯共同對峙,好讓我等明白事情緣由。”
頓了頓,又說道“若真是永西伯之錯,到時候再行處罰也不遲。”
佀鐘說完,有個頑固的官員回懟道“無論事情有什麼緣由,永西伯以野蠻手段對待孔府先生,都是事實。”
“永西伯的罪行,絕對不假。”
“臣提議,先把永西伯收監,再慢慢審問。”
這官員的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讚同。
此時,站在最前麵的劉健,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永西伯有過失,不如先收入大理寺,讓大理寺卿帶人查問清楚。”
“若是真的有罪,再收監刑部也不遲。”
此話一出,在場的官員們都一臉驚訝的看著劉健。
劉健是首輔。
他雖說要審這永西伯,但卻指明了收入大理寺。
大理寺審理案件,在明初時還置有刑具和牢獄。
但當今登基不久後,大理寺便隻閱案卷,囚徒拒不到寺。
那裡麵的牢房每日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卻沒有一個犯人。
大理寺卿楊守隨,是出自“一門五進士,父子三尚書”的名門望族。
他居官剛直,建白甚多,絕對不會動用私刑。
換而言之,就算有人想動私刑,也不可能成功。
把永西伯收入大理寺卿審問,他們就算有意見,也不好提了。
首輔便是首輔,一開口,所有人不管滿意不滿意,也都覺得這是個最合理的處理辦法。
弘治皇帝對劉健這個提議也算認可。
他心中輕歎一聲,才出聲道“既如此,便收永西伯到大理寺查問。”
“再宣孔夫子進宮,朕要親自問清楚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