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無非就是一個“誇”字。
總不能皇帝說自己這方麵做的不足,你就耿直的說確實不足,然後分析他為什麼做的不夠好。
這卷子交上去,人家閱卷官看一眼就知道你這小子在搞事情。
就算不黜落,排名也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皇帝說他不足,那你就要想辦法去誇。
不止要誇,還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去誇。
要誇出新意,誇出高度,誇得閱卷官身心舒爽,那可不就能從一堆英才中脫穎而出?
這不就和李東陽說的不止務實,是一個道理嗎?
趙策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多謝劉大人賜教。”
劉如愚笑道“客氣。”
“這些想必李公也早已經同你說過,吾也算是獻醜了。”
李東陽確實說過,但是他沒有劉如愚說的這麼直白。
畢竟他對趙策的期望,可不隻是為了考試而考試。
他是要趙策和他一樣,以後做個受天下文人追捧的大儒。
可惜趙策這學習辦法,注定了走的和他不是一個路子的。
也就劉如愚和趙策一同經曆過患難的人,才說得出這種直白的話來。
劉如愚說完後,又出去與眾人吃了一會酒,才離開。
趙策得到的兩份殿試題目,李東陽和劉如愚都說了,讓他也分享給自己的同窗們一同看看。
雖然不知道自己會試成績如何。
但大家酒席散了後,便謄抄了趙策的題目,各自回房間去琢磨去了。
此時的會試考官們,正在專心的查閱著答卷。
與先前考試不同,會試三場的答卷,閱卷官們都會一一看過打分。
此次閱卷官中,有幾個趙策也認識的。
梁儲拿著手中的卷子,隻覺得眼前一亮。
“咦?”
“此文立意新穎,從佛道切入。”
“可謂是儒道互補之好文。”
“儒道互補?”
最近佛道之爭,可謂是在大明鬨的轟轟烈烈。
自紮巴大師敗後,道家的風頭一時無兩。
這考生直接從“道”入手,儒道互補,寫出了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時文。
其他的考官們聽到這話,也都放下了手中批改的筆,湊了過來。
“什麼樣的好文章,竟讓梁大人發出如此感歎?”
梁儲把手中的卷子遞過去,給眾人查看。
“虛高過頭而不切實際,使天下淪落為無。達不到中庸而無用,使天下停滯於有。然知子思善於立言,實乃憂慮深遠也”
幾人看後,也都覺得此文立意新穎。
“確實不錯。”
“算是我們這幾日看過的不錯的文章了。”
有人好奇的往後翻了翻,看到這考生後麵的策問。
一時又驚呼道“此考生的河工,竟是直接給出了治大河之法!”
大河即是黃河。
黃河泛濫千年,曆朝曆代都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去治理。
這個考生,居然在策問中,直接給出了治理黃河的法子。
策問不是取士的一環,但既然幾位大人都看到了,自然也都開始埋頭研究了起來。
“除害興利、蓄水攔沙。”
短短八字,讓眾人又是一陣感歎。
“真是奇了。”
“這考生對道佛頗有研究,卻還通實務,這考生究竟是何人?”
梁儲看完後,直接提筆,在這卷子的空白處,添上了幾個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