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小甜妻!
看著這一長串的問題,不少人都心中思忖了一番。
皇帝的問題,大概解釋便是道與法是治國的兩大工具,有重要作用。
曆朝曆代以此在治國上取得了好政績。
他即位以來努力行道行法,但為什麼成效不大呢?
是因為有道有未行,還是法有未守?
還是說那就算行道守法,也恢複不到古時的興盛?
後麵就是說在座的考生們都是關心國家的人才,肯定有自己的意見。
讓各位直言出來,答得好的,皇上會采用你的意見。
當然。
采用是不用想的。
畢竟皇帝可能就瞄幾眼一甲三個的文章,甚至都不會細看。
而十幾個讀卷官,看三百多份考卷,要在第二天中午前確定好殿試的名次。
大多也不會細看的。
殿試不會經過謄抄,看的便是個人的書寫能力。
一眼看過去,字寫的好的,便先有個卷麵分。
再看前麵幾句,看的舒服了,那卷子分數估計會更高。
這樣的試卷,才有機會進入到一二甲。
為了有足夠的時間做題,大家行完禮後,便開始緊張的抄著題目。
而且寫字的時候,更是花費更多的心神,力求比以往寫的更為工整。
這次的殿試題目,估計押中的人不會太多。
畢竟大家都奔著新政去了。
李東陽雖然有出了一道相關的明律的題目給趙策,但他說話的終點也在新政上。
連李東陽都押不中,可以說大部分人估計都是押不中的。
索性趙策這個人,最大的優點便是聽人話。
反正李東陽出的題目,他都刷了一遍。
靜下心來抄完題目後,便開始稍稍回想著先前自己寫過的卷子內容。
再稍加潤色,便是一篇不錯的策問了。
皇帝問說,為什麼他上任之後一直勤勤懇懇,努力行道行法,但為什麼成效不大?
對此,當然不能跟著說皇帝治理國家不行。
畢竟皇帝自己批評自己可以。
但你做臣子的,也跟著批評他,那就是愣頭青了。
所以,趙策很快便確定好了自己策論的中心思想。
誇皇帝的勤政愛民,治理國家的成效,誇國朝如今的欣欣向榮。
趙策在草稿紙上寫下“臣對臣聞人君代天以理物,常秉天之大權以成無為之治”
對君一番吹噓後,便到了臣子。
當然,直接罵臣子也是不行的。
要說,隻能說皇帝可以怎麼驅使臣子,讓他們能更好的為國朝效力。
這些寫完後,才輪到辯論的內容。
趙策在紙上,寫下“然也”二字,當做轉折。
道與法,作為治國的兩大工具。
雖與現代有些不同,但其實也不難理解。
道強調順應天命,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自然當然包括其中孕育的人性道德等。
而法,則是當權者手中治國的工具,也就是治理百姓的工具。
這是古代的以法治國。
道方麵,能噴的不多。
趙策寫下勸陛下無為而治,讓百官各司其職之類的話。
正論之後,後麵的反論重點,大多數便放到了法上。
以法治國的基礎上,他稍稍引進了依法治國的概念。
同時也做了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