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項羽‘烹殺爾母’的威脅,王陵根本不敢坐視不管,隻能趕忙派出使者,與項羽接洽商談。
接見王陵派出的使者時,項羽也是讓王母始終坐在一旁,險惡用意昭然若揭。
在項羽明確表示‘王陵不請自來,此事麵談’的堅決態度後,王陵派去的使者隻能以‘我做不了主,先讓我回去彙報’為由,暫時結束了這場接洽。
而此事的轉折,也正是發生在這一刻。
——聽聞兒子王陵的使者即將返回,王母偷偷找到了使者,說楚王無人主之相,成不了大事;告訴我兒,不要再想著救我了,好好跟隨漢王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言罷,王母竟毫不猶豫的拔出劍,當著使者的麵自刎而亡······
等項羽得知此事,王陵的使者自是早已逃走;自知已經失去王陵的霸王項羽,竟一怒之下下令烹王母之屍······
老娘自刎而死,都沒能躲過‘烹屍’的淒慘下場,終是讓王陵下定決心,一心一意跟隨劉邦。
因為這,即是王母臨終前的遺願,也是王陵報仇雪恨的唯一可能。
但王陵沒有注意到的是自己‘險些判漢降楚’的舉動,並沒有逃過漢王劉邦的雙眼······
就這樣,王陵在好不容易擺脫‘雍齒朋友’的負麵標簽後,又被劉邦貼上了一個‘忠心存疑’的標簽;
到後來,漢祚鼎立,遍封諸侯之時,劉邦更是刻意沒封王陵,而後又晚封;
這裡的‘晚封’二字,一拖,就是近兩年之久······
從最終,劉邦即便心懷厭惡,臨終前也還是將王陵指定為‘蕭何、曹參之後的第三任相’,就不難看出對於王陵的能力,劉邦還是非常認可的。
但劉邦因為當年那件事,對王陵心懷芥蒂,也是母庸置疑的事實。
——彼時的劉邦已是堂堂漢王之尊,都能撇下臉喊出‘分我一杯羹’,王陵為什麼不行?
自是因為王陵不是劉邦,普天之下,也不會有再第二個劉邦。
但無奈的是在劉邦看來,王陵‘險些無奈降楚’的舉動,就是很不應該。
——誰讓劉邦自己,能在同樣的情況下做到‘威武不屈’呢······
便因為此事,王陵單是獲封為侯,就從漢祚鼎立、遍封功臣的漢五年初,硬生生拖到了漢六年末;
至於入朝為官,更是一直到劉邦駕崩的漢十二年年初,才終於讓王陵撈到了‘內史出缺’的便宜。
再者,如今的王陵,雖然和曹參一樣身兼皇帝太傅,但若說王陵真的教過劉盈什麼,那也著實是有些勉強了。
——誰不知道當今劉盈尚為太子時,教導劉盈的太子太傅,是當朝奉常叔孫通?
甚至即便是彼時的太子太傅叔孫通,實際上都沒來得及教劉盈多少東西,先皇劉邦就駕崩了!
頂天了去,也就是去年,被劉盈挽留而不得,終隻能無奈送回商山的那四位避世隱士,能各自算劉盈半個老師。
至於如今的太傅曹參、王陵,乃至於剛離世不久的太師蕭何,都不過是名義上的‘帝師’而已。
既然如此,劉盈談笑間客套一句‘太傅過去教的好’,王陵自也不可能當真。
倒是劉盈,在片刻之後,便神情滿是唏噓得站起身,對王陵解釋了起來。
“往昔,太傅多賦閒,今為內史亦不過歲餘;於朝中之事,太傅仍有些許不明之處······”
語帶滄桑的道出一語,劉盈就側過身,彎腰拿起先前,劉盈一直在翻看的竹簡,而後交到了王陵手中。
結果劉盈遞過的竹簡,王陵隻粗略掃了一眼,便也和劉盈一樣神情嚴峻起來。
“北牆之戍卒······”
“竟,至如此之地?!
”
見王陵一臉驚詫之色,劉盈也是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將雙手背負於身後,正對著殿門的方向,悠然發出一聲長歎。
“漢七年,韓王信獻降匈奴於王都馬邑,後又太祖高皇帝禦駕親征,卻不甚落入白登之圍······”
“陷圍短短七日,吾漢家之精銳,饑、寒而傷亡者便不下數萬;南、北兩軍,更死傷過半······”
說著,劉盈不由低下頭,稍擦去眼角的淚水,稍待更咽道“若彼時,得此冬衣五萬具、厚褥十萬件,吾漢家之銳士,又何來那般大難?”
言罷,劉盈便昂起頭,借著‘仰天長歎’的機會,使勁兒將眼皮上翻,試圖讓淚水不再滑落。
聽聞劉盈此言,王陵、曹參二人麵上,也儘帶上了一片落寞之色;
倒是一旁的陽城延,在劉盈‘仰天長歎’後接過話頭,同樣麵帶苦澀的望向王陵、曹參二人。
“不敢有瞞於二位太傅。”
“此番,少府奉陛下之令,出此冬衣五萬、厚褥十萬,實可謂頃儘布帛、絮絨之物。”
“待此冬衣、厚褥一出,凡少府內帑,再無力出布帛一尺、絨絮一斤······”
“及軍糧,幸賴陛下官營糧米之政,方使內帑存糧稍得累蓄。”
“然弓羽箭失、刀戈兵刃,亦乃少府傾力而出,才方籌足陛下之所需······”
隨著陽城延語調低沉的話語聲,曹參、王陵二人麵上,也不由湧上一抹動容之色。
劉盈也終是平複下情緒,不顧眼眶仍舊泛紅,便回身望向王陵、曹參二人。
“邊卒之苦,乃自漢匈平城一役,便早有之。”
“怎奈往數歲,關東異姓諸侯之亂叢起而不絕;朝堂縱有心,亦無能為力······”
說著,劉盈不忘輕輕吸一下鼻,才滿是誠懇的望向王陵、曹參二人。
“幸賴太祖高皇帝鞠躬儘瘁,日夜操勞於社稷,方有今之府庫稍得累蓄,使朕得調冬衣厚褥、軍糧兵刃,以供邊關戍卒之用。”
“還望平陽侯、安國侯明知朕意,稍恤朕於邊關戍卒、漢邊將士之些許愛護······”
言罷,劉盈便不顧身上穿著的天子冠玄、頭頂係著的十二硫冠,對王陵、曹參二人沉沉一拜。
“朕,且代漢北邊牆戍卒二十七萬四千六百一十九,及往十歲,戰歿漢邊之英烈四萬一千九百二十一,謝過二位太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