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尉虎賁校尉,甲刀卒李四!”
······
“——上林尉羽林校尉,神臂卒鄭季!”
······
“——太尉中軍,遂營什長楊寬!”
······
“——衛尉前軍,斥候銳騎蘇勝!”
······
“——彆部司馬卒,曹伯、曹仲、曹叔········”
一個又一個人名,被凱旋歸來的關中兒郎們嘶吼而出;
一戶又一戶傷痛欲絕的烈屬,從街道兩邊走出,來到自家兒郎的英靈旁,垂淚往前走著。
街道兩側圍觀的關中百姓,亦是感同身受的哀歎著、垂淚著。
秦風《無衣》,不知何時,已悄然消散在了長安城上空;
隻接連幾百個人名喊出口,足有一裡多長的隊伍,便已經來到了未央宮北闕之外。
但這場‘報數’,在隊伍抵達北闕之後,依舊維持了足足半個時辰········
到‘報數’結束時,北闕之外,那片本就不算寬敞的區域,已是被兩千多名手捧骨灰盒的凱旋將士,以及數倍於此的英烈家屬所站滿。
也是直到這一刻,額頭前綁著一條白色布帶的天子劉盈,才在放眼望去,儘是一片雪白色的公卿百官簇擁下,出現在了所有人的視野當中。
時值正午,又逢初冬十月,站在樓台之上的天子劉盈,口鼻間不時哈出熱氣;
但很快,那熱氣便隨著劉盈緩緩彎下的腰,而消失在了圍觀眾人,以及北闕外的凱旋將士、英烈家屬的事業當中。
也是同一時間,謁者高亢悠長的唱喏聲,於北闕之上響起,並由一個又一個謁者交替接力,送到了北闕周圍的每一個角落。
“陛下拜謝英烈之屬~~~”
“陛下再拜英烈之屬~~~~~”
“陛下三拜英烈之屬~~~~~~~”
一絲不苟的鞠下三躬,待城闕下,那數千英烈家屬躬身回禮,天子劉盈便深吸一口氣,朝身旁稍一揮手。
而後,便又是一陣悠長、嘹亮的唱喏,響徹這未央宮北宮牆外的上空········
“詔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凡國之戰,以寒門農戶之子為卒,高門顯族之輩為將;
今有馬邑一戰,挫胡蠻南下之欲,保邊牆萬民安泰,雖斬、虜胡卒數以萬,然朕仍有甚哀者,乃國有忠臣義士,為胡蠻所傷。
乃以此詔,謂天下萬民,又後世之君凡漢之戰,勝敗不論,先恤傷殘,再行嘉賞;
凡漢之卒,因王事而傷、殘,皆假累賊首一級,與賜錢糧布帛,以養其家;
死王事者,假累賊首三級,追爵二級,一應撫恤、嘉賞照例而倍之;
英烈之屬,比山東複~~~”
········
“詔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乃以此詔,謂漢外藩萬族敢有傷漢一卒者,奪其半土;
敢有殺漢一人者,儘滅其國。
得漢卒來,無有簞食壺漿者,比不敬;
凡因殺、傷、不敬漢卒,而傷朕子民者,雖千萬裡之遙,亦必與賜天譴以誅!
八方外蠻,勿謂言之不預~~~”
········
“詔曰赳赳武夫,國之乾臣;華夏貴胃,胡蠻勿傷。
乃以此詔,行令丞相安國侯臣陵、禦史大夫曲逆侯臣平、內史北平侯臣蒼、少府梧侯臣城延,出內帑錢,與立大漢英烈陵園,並於社稷壇側;
凡死王事之英烈,皆以神主之位請於英烈陵園,享後世香火血牲不絕;
英烈之屬,與賜英烈之匾,高懸戶外,稅吏勿近;
英烈之父、母、妻、子其屬,儘免稅、賦、役皆五歲,以撫烈屬喪子、喪夫、喪父之哀。
明知此詔而不尊、明見英烈之匾而不避,以權、錢、力欺英烈之屬,主犯坐謀反,夷三族、
從屬坐不敬,斬棄市、
視而不見、見而不救之鄉鄰親朋,完為城旦春;
縣令坐死,郡守坐罷,凡百石上,無有免罪之者~~~~~~”
········
接連三封天子詔書,在謁者們悠長婉轉的唱喏下,傳入了在場的每一個人耳中;
漫長的寂靜之後,天子劉盈的身影,才終於消失在了北闕之上。
片刻之後,未央宮北宮門司馬門大開;
而後,便是天子劉盈,以及所有公卿百官,以及在京元勳功侯,自司馬門內魚貫而出。
走上前,各自接過一方骨灰盒,又對身旁的烈士家屬勸慰一番。
待這將士二千餘、烈屬六七千千人組成的隊伍,又被天子劉盈,以及一眾朝臣百官插入集中之後,這支近萬人的隊伍,才在上百名謁者齊齊一聲唱喏後,緩緩朝著武庫的方向走去。
“陛下起駕~~~~~”
“恭送英魂~~~~~~~”
伴隨著謁者一聲聲反複的唱喏聲,未央宮北宮牆外的蒿街,隨即便被漫天飛舞的紙錢,而染得上下一白。
每隔十步,便有麵色哀痛的奉常官員,為這些因國家、因民族而獻出生命的英雄,奉上自己左右的敬重。
就這麼一路緩緩走到武庫,隊伍又在天子劉盈,以及劉盈斜前方的禁軍騎郎們的帶領下向右折道,沿著章台街,走過尚冠裡、太廟、高廟,走出西安門,朝著長安城南郊的社稷壇而去。
一路上,劉盈聽到了許多人的哭泣聲。
有身後的凱旋將士的;
有身側的英烈家屬的;
還有街道兩側觸景生情,為死去的關中兒郎、大好丈夫,感到哀婉的。
最後,劉盈也終於發現其中最清晰的一道聲音,居然,正是自己的哭聲········
就這麼一路走,一路走;
走過太廟,隊伍沒停;
走過高廟,隊伍不止。
走出西安門,隊伍,也依舊沒有絲毫減慢的趨勢。
就這麼一路走到社稷壇,跟隨這隊伍一起前來的關中百姓這才發現社稷壇外,已經被甲胃齊備的南軍禁卒,圍出了一片足有未央宮大小的陵園!
待隊伍走入陵園之中,來到那一個個明顯才剛修建完成的靈堂內,將英烈的骨灰盒次序請上祭台,再將那一塊塊鎏以金字的神主牌拱上去;
而後,又在奉常祭禮官的引導下,向這一排排英烈神主,封賞各式牛羊血牲,再焚以禱文。
將所有‘祭祀’程序走完,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凱旋儀式’,才終於臨近尾聲。
但在離開大漢英烈陵園時,天子劉盈,仍舊沒忘做出最後的補充。
——凡漢之民,舉國喪三月!
以祭漢匈馬邑一戰,於馬邑武州一線死王事之大漢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