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鐵血東北軍!
永吉城內,中日兩軍在鏖戰了近兩個月後,雙方均已精疲力竭,日軍畢竟占據兵力優勢,將包圍圈縮的更緊了。
永吉城內四縱司令員張殿英雙眼熬得通紅,他每天隻睡四個小時,眼睛一睜開,城內各處守軍都向他求援。
可他手裡能調動的部隊已經全部派上去了,指揮部內隻剩下不到十人,守著三層高的省政府大樓。
一張上麵被塗滿紅藍色的地圖擺在桌子上,邊沿處已經被磨的泛白,這張一比五萬比例尺的軍用地圖,是張殿英的寶貝。
簡單用過晚飯後,張建英就趴在地圖前,日軍在第10師團增員上來以後永吉前線壓力大增,在血戰半個月後永吉城外,除西石砬山和望雲山兩座高地外其餘均落入日軍手中。
西石砬山和望雲山分彆為永吉城西北和北麵的兩處高點,對抗日軍至關重要。
如果日軍將這兩處高點攻下,將對永吉形成包圍,永吉城與外界唯一的通道也被切斷。
四縱對西石砬山和望雲山格外重視,其中西施塔山由四縱三師二團駐守,望雲山由4縱二師三團駐守,永吉城內守軍總共隻有6個團,三分之一的兵力都用於防守這兩座山頭。
得益於抗日軍在西石砬山和望雲山上構築的堅固工事,日軍在兩座山山下整整啃了兩個月,也沒將兩座山頭拿下。
尤其是西石砬山,起初進攻西石砬山的是日軍第14師團第27旅團,在山下碰了一鼻子灰後,第27旅團盼來了第10師團這個接盤俠。
第14師團將這根難啃的硬骨頭扔給第10師團後,將主力集中永吉城東,企圖在城東尋找突破口。
原本以為城東能找到合適的突破口,結果駐守龍潭山的抗日軍永吉城防團給日軍第28旅團當頭一棒,28旅團在付出不小的傷亡才攻下龍潭山,打通北上的道路。
在攻下龍潭山後,日軍第14師團接到救援日軍第14旅團的命令,隻好派第28旅團北上支援,留第27旅團圍攻永吉。
第27旅團憑借數量優勢在鬆花江西岸三處成功渡江,四縱二師與日軍經激戰後,因兵力懸殊不得不撤回城內,日軍占領永吉城東外圍車站、造幣廠、師範學校、軍械廠等地。
日軍第27旅團以第59聯隊一大隊進攻北麵的巴虎門、一三大隊進攻望雲山,第2聯隊三個大隊分彆進攻東邊朝陽門、新開門、東萊門三處。
抗日軍四縱二師三團駐守望雲山,二團駐守巴虎門、朝陽門,一團駐守新開門、東萊門,身後就是永吉,戰士們清楚知道自己退不可退,在祁雲的率領下奮起反擊,對於日軍展開血戰。
而另一邊日軍第10師團接替第27旅團進攻永吉城西,將進攻的重點放在西石砬山和迎思門。
經過數日激戰,日軍在付出巨大傷亡後。終於拿下後新街,迎思門失去屏障,日軍與抗日軍在迎思門展開反複爭奪。
迎思門外溝壑縱橫,裡麵填滿中日兩軍士兵的屍體,隨著天氣升溫,周圍彌漫著屍體的腐臭味,黃昏時分會有成片的烏鴉盤旋在永吉上空,人一離開他們便從空中衝下來,從屍體上叼走一塊肉。
駐守迎思門的是四縱三師一團,在此之前他們駐守在江對岸八虎屯,撤回江北以後一團駐守迎思門,福安門則由三團駐守,同時三團還要兼顧後新街。
光緒九年吉林將軍擴建永吉城,將永吉城牆由土牆化為磚牆,又修了高大的城樓,但經過兩個月的激戰,原本高大的城樓在日軍炮火中被轟塌,用一匹匹青磚砌起的城牆變成一堆碎磚爛瓦。
迎思門外地形平坦,城牆雖已被震塌,但仍然能掩護的破損城牆就成了中日兩軍爭奪的重點,經常出現日軍剛占領半截破損的城牆,很快又會被抗日軍援軍趕下去。
而抗日軍剛奪回城牆,又會遭到日軍反撲,原本已經因風吹日曬變成變成黑色的牆磚被鮮血浸染成紅色,幾十年後永吉擴建時,人們從這裡挖出了大量碎磚上麵依稀可見斑駁的暗紅色血跡。
夕陽西下,屋內漸漸暗了下來,警衛小心翼翼的舉著一盞油燈走到張殿英身後,“現在點燈太早了吧”張殿英悶聲說道。
“司令員,燈油還有不少呢”警衛員連忙解釋道,他實在不忍心張殿英摸黑看地圖,這樣太傷害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