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鐵血東北軍!
騎兵第三師在拿下開魯之後的確引起關東軍一陣驚慌,騎三師要是再拿下通遼,可就打通了與抗日軍主力之間的聯係,察北將與抗日軍控製區連成一片。
關東軍連忙又從第11師團第22旅團第43聯隊中抽調一個大隊增援通遼,這樣關東軍在通遼城中將駐有兩個步兵大隊。
騎三師機動性強但缺乏重火力,想要攻下日軍兩個大隊防守的通遼相對困難,關東軍司令部並不擔心騎三師會對己方構成威脅。
騎三師師長李誌遠權衡再三後,出人意料地選擇南下突襲彰武,並沒按照關東軍司令部設想去進攻通遼。
李誌遠清楚自己的騎三師如果去進攻通遼必然會被撞的頭破血流,與其在通遼碰壁不如選擇大膽南下,攻敵一個出其不意。
騎三師和騎二師一樣都選擇在晚上出發南下,為了迷惑敵人李誌遠特意在開魯城內留了一個營,羊裝充當主力。
李誌遠並不知道就在騎三師出發南下的前一天騎二師也連夜南下突襲康平,兩支部隊就像兩把利劍刺入日軍的腹地。
開魯距離彰武近兩百公裡,騎三師一晚上頂多能走近半路程,李誌遠怕被關東軍發現行蹤,儘量抄小路,不從大路走。
好在開魯與彰武之間多草原,人煙稀少,騎三師一直沒有被發現,騎二師就沒有他們這麼好的運氣,日本人畢竟在東北經營多年,騎二師在越過鄭通鐵路時被日軍發現。
因遼源也被叫鄭家屯,因此遼源至通遼之間的鐵路線也被稱為鄭通鐵路。
在覺察到抗日軍大隊騎兵南下後,日軍情報機關趕緊報告關東軍司令部。
南次郎也被抗日軍大膽的舉動驚了一跳,從地圖上看抗日軍騎兵南下的路線上,關東軍沿途並沒有布置不少兵力,抗日軍可一鼓作氣打到康平。
想到這裡南次郎才猛然醒悟過來,抗日軍在長嶺一線對第3師團發起猛攻,就是想讓關東軍將駐紮在康平的部隊吸引到前線去,為後麵騎兵部隊創造機會。
想到這裡南次郎也不得不歎服,這究竟是誰製定的計劃,環環相扣,讓人不經意間就入了套。
見對手如此難對付,南次郎反倒覺得興奮,能有這樣一位對手和自己較量,贏的才有成就感。
南次郎隨即命令遼源日軍派主力向西南方向追擊騎二師,通遼日軍派出部分部隊向東,封鎖住鄭通鐵路,堵住騎二師退路。
此外他又從駐守沉陽的部隊中抽調一個大隊向北增援康平,這樣日軍在康平將有兩個大隊,僅靠抗日軍騎兵師難以攻下。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此外南次郎還讓關東軍飛行集團抽調部分戰機襲擾騎二師,南次郎將自己能用上的手段都用了,這次他要將這支抗日軍騎兵留下。
“隱蔽”前方有人大吼道,騎兵們連忙將馬打進路邊的樹林,躲藏起來。
片刻天空傳來一陣轟鳴聲,數架日軍戰機出現在頭頂,他們注意到了地麵上抗日軍騎兵,打開機腹朝抗日軍隊伍投彈。
日軍的炸彈扔的挺有準頭,好幾顆都扔進抗日軍騎兵所藏的樹林中。
日機扔下的炸彈帶著呼嘯落入樹林,霎時間樹斷葉飛,剛躲進樹林中的騎兵如同遭遇世界末日,炸斷的樹枝被氣浪卷起像一根根利箭紮進戰馬和人體內。
樹林內馬嘶人吼,但沒有人敢衝出樹林,在樹林中有樹木遮擋,日機還看不到,可要出了樹林那就成了日機的活靶子。
“師長,這麼下去可不行,我們才走十來公裡就遭到日機轟炸,照這個下去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趕到康平”日機剛走騎二師一團長喬陽平來到程鬆林身邊說道。
這也正是程鬆林擔心的,日機就想蚊子一樣是不是上來叮上騎二師一口,騎二師又拿日機毫無辦法,照這個速度下去,騎二師不可能在規定時間趕到康平。
“陽平,你說的有道理,我們騎二師現在目標太大,日軍很容易察覺到我們的行蹤,必須將部隊分成數支,分散日軍的注意力”程鬆林點頭說道。
“師長,這個法子好,我們兵分數路日軍就沒辦法追著我們炸了”喬陽平高興地讚同道。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隨後騎二師一分為三,三個騎兵團分三路趕往康平,三路部隊路上甚至又分為數股繼續趕路。
這下讓日軍犯了難,就是把日軍飛行員累死,也炸不全抗日軍騎二師。
抗日軍在遼北發起的攻勢一浪高過一浪,令遼北日軍第3師團疲於應付,而在遼東則是另一幅景象,遼東抗日軍在關東軍三個旅團的圍剿下,不斷後撤,日軍前鋒已逼近遼東抗日軍司令部所在岫岩。
海城日軍第6師團師團部內,師團長阪本右衛門和岡村寧次正觀賞院內的秋景。
院內有一片池塘,池塘中有一座亭子,兩人正坐在亭子裡品茶,池塘邊栽著幾個銀杏樹,從粗細上看有些年份了。
正值秋天,銀杏樹上的樹葉隨風飄落,有的落在岸邊,有的落入池塘。
岡村寧次端起茶盅,抿了口茶水,正要看見一片銀杏葉從樹上飄入池塘,伏在水麵上。
“岡村君,聽說遼北打的很熱鬨,有一部抗日軍甚至衝破皇軍封鎖,快要逼近康平”阪本右衛門不經意間提到遼北局勢。
岡村寧次聽出了阪本右衛門的弦外之音,他在旁敲側擊想知道關東軍司令部究竟是想要第6師團繼續在遼東作戰,還是調第6師團北上支援。
“阪本師團長閣下,司令官閣下想要一舉蕩平抗日軍所謂遼東根據地的決心從來沒有變過”岡村寧次望著阪本右衛門,微笑著解釋道。
阪本右衛門眼皮一閃,一口將茶盅裡的茶水喝乾淨。
岡村寧次看向池塘,剛剛落進池塘裡的那片銀杏葉此時大半被水浸濕,正慢慢沉下去。
岡村寧次覺得遼東抗日軍就像這片銀杏葉,而己方就像這片池塘,這片銀杏葉遲早會被池塘裡的水吞噬沉入塘底,遼東抗日軍的命運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