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新年_穿書,重生50成團寵_思兔 

第16章 新年(1 / 1)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1950年2月17日,新華國迎來了開國的第一個春節,這一天所有在京市的人都趕了回來聚在了唐家老宅。陳家舅舅和舅媽一早帶著孩子就趕來京市了,這個年他們就都在陳宅度過了。新華國成立剛剛4個月,百廢待興,社會秩序還沒有完全恢複,但對華夏兒女們來說,這是數十年來的第一個太平年。經曆了外敵入侵,戰火摧殘的中國人,無比重視這個春節。

政府早就開始著手控製物價,還決定全國放假3天,並且號召各級政府工作人員,不允許在元旦節和春節宴請賓客和收、送禮物,這些規定讓老百姓更加感受到這個春節的不同以往。雖然唐老爺子和唐家大哥、二哥、二嫂都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法回來,但是唐老太太和唐家大嫂還是很認真的準備著過年的物品,每天出來進去都喜氣洋洋的。

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隨著除夕的臨近,人們也都有序的忙碌了起來,為過一個豐盛的春節而做著準備。

除夕當天,唐家一片熱熱鬨鬨、喜氣洋洋的景象。糖寶穿著紅色的罩衣,又被打扮的像個喜慶的年畫娃娃,輪流被幾位長輩抱在懷裡。早上起來,唐爸便準備好了筆墨開始寫春聯,大大小小的春聯寫滿了吉祥的話語,如福到家門、闔家幸福、五穀豐登等等,寫完後就招呼著幾個堂哥幫著一起在家裡各處貼了起來。無論是來自哪裡,作為華夏子孫過年的時候一定要把家裡布置一番,統一的審美是認定了,過年就要紅紅火火,預示著對未來新的一年的期盼,期盼來年日子也會熱熱鬨鬨、紅紅火火。川省還有過年要掛燈籠的習俗,貼完對聯後,唐爸又領著小子們將燈籠掛起。然後又開始繼續揮毫,寫了好多不同字體的福字,由小子們自己選地方貼好,貼福字蘊意福氣滿滿。而唐爸則抱著唐心在一旁看著哥哥們忙碌著。

一時間,整個老宅一片紅紅火火,孩子們的吵鬨聲、廚房傳來剁菜聲以及陣陣的嬉笑聲、偶爾外麵傳來一聲鞭炮響,處處都是喜慶的景象,處處彰顯著欣欣向榮。唐爸抱著唐心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心中一陣激蕩,這就是他們努力奮鬥的原因,國家太平、人民安定,這就是他們所盼望的好日子。

轉悠了一上午,唐爸被叫去幫忙了,唐心被放進了嬰兒車裡,由幾位哥哥們看著。唐心看著這六個小哥哥圍在一起玩著遊戲,如今華國正處於戰後重建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文化生活相對單調。在這樣的環境下,當時的孩子們玩的遊戲並不像現在那樣豐富多彩。

最受歡迎的玩具就是紙牌,很多家庭都會在晚上聚在一起玩,這不僅是一種娛樂方式,也是一種社交活動。此外,孩子們也喜歡玩彈弓、陀螺和風箏。由於這些遊戲都需要孩子們在戶外活動,現在天氣冷了,他們也就不願意出去,窩在家裡玩起了紙牌。看了一會唐心覺得沒有意思,現在孩子的玩具、遊戲還是太少了啊,要是她長大些語言表達清楚了,一定要好好多想幾個遊戲教他們玩。大堂哥正坐在唐心身邊看著唐爸新送給他的話本,時不時的轉頭看看嬰兒車裡的唐心。當他發現唐心打起了哈欠,連忙去廚房將三嬸叫了出來,唐媽把唐心抱回了房間,哄她睡覺去了,唐心其實是不想睡的,這畢竟是她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新年,她想好好看看現在是怎麼過年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現代化,人民物質生活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來春節才能出現的大魚大肉,現在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吃到。因此,春節對人們來說少了一些期待。另外隨著城鎮化的水平越來越高,好多人開始外出打工,越來越多人走出家鄉很少在家過年。新年的習俗與傳承也在漸漸地丟失。人們的生活圈子不再局限於一個小地方,原先一起的家人分布天南地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的越來越遠,維係感情的紐帶不再,缺乏聯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淡漠了。所以唐心非常喜歡現在的氛圍,她想好好體會一下這久違的年味。

可是實在是困極了,在唐媽輕聲的呢喃中,她還是睡了過去。

很快,就到了下午四點多了,唐心被哥哥搖醒,她懵懂的看著哥哥不知道哥哥要做什麼,一直以來唐爸、唐媽就教育唐展博,糖寶睡覺的時候不可以吵醒她,否則把妹妹弄哭了,他們可是要生氣的。雖然唐心並不是真正的嬰兒,被弄醒了也沒什麼,可是哥哥他們不知道啊,哥哥還是牢牢的記住了父母的話,從來沒有打擾過她睡覺。今天怎麼會搖醒她呢?

看到唐心醒了,展博衝妹妹露出一抹安撫的笑,衝著妹妹小聲的說,“妹妹乖,不哭哦,要吃年夜飯了,老師說年夜飯是團圓飯,是要所有家人都在一起的,爺爺和大伯他們都不在家,所以更不能少了糖寶啊,糖寶乖,哥哥帶你去吃飯飯。”

說著唐展博回頭叫著“五哥,妹妹醒了,你進來吧。”五堂哥從門外探出頭來,看到唐心睜著圓溜溜的眼睛並沒有哭,於是放心的走了進來。兩個小毛頭趴在床邊看著唐心,商量著怎麼把妹妹抱出去。唐心看著這兩個小不點,還想把自己抱出去,他們那小胳膊小腿的彆把自己摔著了。可是她現在還能表達自己的意思,隻能邊搖頭邊啊啊的叫著,拒絕著。可兩個小家夥根本看不懂她的意思,仍然試著將她抱起來,唐心都要絕望了,思考著要不要豁出去大哭出聲,好引起外麵大人的注意?

“你們在乾什麼?”一聲少年音仿佛天籟一般突然響起,原來是大堂哥來了。過了年大堂哥已經十二歲了,繼承了唐家人優良的基因,大堂哥長的很高,已隱隱有了少年的風姿。他在外麵發現兩個最小的弟弟不見了,擔心他們淘氣就四處找了起來,沒想到在糖寶休息的房間找到了他們,還好找到的及時,這兩個小的還真的差點惹了禍。他們竟然試著要把糖寶給抱起來,他們倆還那麼小萬一把糖寶摔著了可怎麼辦?大堂哥快步走進房間,看見已經癟起嘴巴的糖寶,連忙將她抱起來,輕聲的哄著。然後嚴肅的警告兩個弟弟,以後可不許輕易的抱糖寶了,他們兩個還太小,萬一把糖寶傷到可就該挨揍了。兩個小哥哥也認識到了錯誤,更害怕被家裡大人打,所以央求大堂哥不要告訴大人。其實家裡說起來大堂哥是最像爺爺和大伯父的人,為人正直、嚴肅,在弟弟們麵前頗有威嚴。

大堂哥並沒有因為弟弟們的請求而心軟,犯錯就是犯錯了,如果這次為他們遮掩過去,以這兩個小家夥無法無天的個性以後指不定會再犯什麼錯。最重要的是,他們真的差點傷到了糖寶,這個問題就太嚴重了,糖寶可是他們老唐家的寶貝,這麼點的孩子若是受傷了,還不得讓人心疼死。所以,他抱著糖寶領著兩個弟弟去找三叔、三嬸去了,首先他向三叔、三嬸承認了錯誤,弟弟們犯錯是自己這個做哥哥的沒有看好,他也有責任。

看著眼前大侄子頗有擔當的樣子,唐爸、唐媽很是欣慰,雖然聽說兒子和侄子要抱起女兒,他們也是嚇了一跳。唐媽更是趕緊抱過女兒,看看女兒是否受了傷,但是聽孩子們說是不想家裡的團圓飯有任何一個人缺席時,她的心一軟,侄子這是想父母了啊,二哥二嫂家的三個孩子,父母都不在身邊,二嫂是因為遠在國外,二哥則因為工作繁忙,海市也並不安定,為了預防敵特分子借著節日的氛圍進行破壞活動,雖然是新年但是前線的人員一點也不能放鬆下來,二哥把休息的機會讓給了當地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回家團圓,自己則繼續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雖然在唐家老宅大嫂把他們照顧的很好,可是爸媽不在身邊孩子還是缺乏安全感的。平時沒有什麼,一到這過年,大家團聚的時刻,孩子們就忍不住了吧?

唐媽把孩子遞給丈夫,蹲下身子伸手摟過兩個孩子,先是批評了孩子們的莽撞,然後又誇讚起他們是稱職的哥哥,她都沒有想到要叫醒糖寶參加團圓飯,但是他們想到了,真是愛護妹妹的好哥哥。大侄子也是一個好哥哥,有擔當,他們都是唐家的好孩子。大侄子聽到後靦腆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兩個小孩子聽到媽媽(三嬸)並沒有像想象中的責備他們甚至還誇獎了他們,兩人也高興了起來。連忙表示以後絕對不會犯了,一場小小的風波就這樣過去了,唐老太太在旁邊看著,非常的欣慰,為兩個小孫子的細心,為大孫子的擔當,更為小兒媳婦處理事情的方法,所謂家和萬事興,她相信有著這樣的子孫她們老唐家肯定會越來越興旺的。

很快年夜飯便端上了桌,不管世道如何,傳承了上千年的傳統已經深刻在每個華國人的身體裡,團圓飯是全年最重要,最豐盛的一次家宴,人們非常重視這頓年夜飯,甭管活兒多忙,路途多遠,三十晚上都要趕回家裡,和家人團聚一堂,高高興興地吃上一頓團圓飯。

唐家的團圓飯擺了一個大桌子,由於家裡有四個人不在家,所以剩下的人都湊在了一張大桌子上,因為剛才兩個小子的行為,唐老太太特意讓大兒媳婦多準備出來四副碗筷,為那四個出差在外的家人留個位置,這樣寓意著一家人都聚齊了。所有人都坐好了,飯菜開始陸續上桌,作為川省人年夜飯最應該吃的就是火鍋,代表著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所以特意準備了一個銅爐火鍋,放上唐老太太親自炒製的鍋底,真的是香味撲鼻啊,唐心聞著就食指大動,想要大快朵頤一番。除了香辣濃烈的火鍋,唐家大嫂還入鄉隨俗的準備了幾道京市特色的年夜飯。京市的年夜飯頗為講究。在搭配上要有葷有素,有涼有熱。但他們並未講究那麼多,隻是簡單的挑了幾個菜做了。有紅燒肉、四喜丸子、白菜豆腐、扣肉、還有陳家送來的白切雞白切鴨,一桌子菜豐盛極了。一大家子人,唐老太太、唐家大嫂、唐爸、唐媽四個大人,再加上六個哥哥們,算上唐心一共十一口人,將桌子坐的滿滿當當。

開飯了,一桌子人吃的開開心心,隻有唐心隻能乾看著。唐媽先吃完了,雖然她是海市人但是她也很能吃辣,非常喜歡鮮香麻辣的川味火鍋,但是由於現在她還在哺乳期,沒辦法吃火鍋。所以先吃飽了就不會眼饞了,回頭看著唐心眼饞的樣子,唐媽拿出早就準備好,燉的軟爛的小米粥,隻要上麵一層米湯,然後扒了一個雞蛋,拿出雞蛋黃,取出一點和到米湯裡,用小勺子一點點的喂給唐心。雖然比不上桌子上美味的菜肴,但是對於吃了三個多月母乳的唐心來說,這看似簡單無味的小米粥雞蛋黃也讓她吃的津津有味,非常滿足。喂了大概一個碗底的米湯和不到四分之一個雞蛋黃,唐媽不給唐心喂了,第一次加輔食還是少加點,循序漸進為好。

守歲也是新年的傳統,按傳統習慣,飯後至夜間接神、拜年之前不能就寢,為自由娛樂時間,謂之“守歲”。年長的人是在辭舊歲之際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的有為父、母延壽的意思。所以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須守歲。現在新社沒有結神的風俗,但是守歲和拜年的風俗還是有的,所以唐家人聚在一起開始守歲。為了守歲,除夕之夜必須搞些娛樂活動。年長的一般多聚在一起打麻將牌。唐家長輩正好湊成一桌,唐心睡著後長輩們便聚在一起打起了麻將。小孩子們在大堂哥的帶領下開始點燈籠、放鞭炮。

差不多半夜的時候,有的餓了就吃一些糕點墊吧一下,年紀小的孩子們熬不住了,讓大堂哥帶回房間睡覺了。唐家的大人們開始準備包餃子了。

老例,餃子是不在年三十吃的,而是在初一。拜年後,全家聚在一起,吃一頓素餡的接神餃子,也叫五更餃子。素餡寓意全家一年日子過得風平浪靜,平安無事。唐家的餃子準備的是最普通的大白菜餡的,因為現在家裡有條件了,便不再隻是素餡的而是加了肉餡的。家裡人不多,大家一起動手,一邊聊天,一邊包餃子,樂樂嗬嗬好不熱鬨。

大年初一一早,孩子們便被叫起來,排隊依次給唐家老太太、唐家大嫂、唐爸、唐媽拜年,長輩們都不吝嗇,給拜年的小輩都發了紅包,甚至沒來得及趕回來的唐家二哥也拜托唐老太太給孩子們發了紅包。雖然不多,但也是個美好的祝願。就連唐家大嫂和唐爸、唐媽也都收到了唐老太太的紅包。我們糖寶最小,收到了最多的紅包,因為幾個哥哥不知道是不是約好了,每個人都從自己收到的紅包裡拿了一個給糖寶,祝福糖寶健健康康的長大。唐心對於哥哥們的愛護很是感激,咿咿呀呀的跟他們道謝。

大年初一,吃完餃子後,唐爸就帶著家裡的男孩子們去大院裡的叔叔伯伯們家拜年去了,而唐老太太和兩個兒媳則在家接待前來拜年的友人,絕大部分是唐老爺子和唐家大哥的同僚和屬下,也有唐老太太的朋友。人們紛紛外出拜年。親友相見,拱手作揖,並說“恭喜發財”、“新喜、新喜”等等。聽說京市的老百姓在大年初一有個傳統,吃完餃子後,便湧向雍和宮、白雲觀、紅螺寺、潭柘寺等廟宇、宮殿上香、祈福。唐媽和唐家嫂聽了很是向往,可家裡人太少了,不能留唐老太太一個人在家忙活,年前便給小張他們放了假,讓他們好好休息幾天,等年後再來。熱熱鬨鬨的大年初一就這麼過去了。

按照京市的傳統正月初二早上要吃麵條,而且要用初一的餃子麵來做,最好是要吃炸醬麵,唐家大嫂於是便和鄰居學了炸醬麵的做法,一早就做給家裡人吃。按照傳統要祭財神,這一天老京市人正午要吃“元寶湯”按照習俗這天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一大早人們就拜祭財神像,很多人到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燒香祭拜。人們燒香後,還帶紙糊的元寶回家,用布或紅紙包好放在床下,祈望發財。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

這一天,還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出嫁的女兒在這一天會被自己娘家兄弟連同孩子一起接回娘家,省親拜年。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雙數的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這天一早,陳家舅舅很早就開車來接糖寶一家回陳家省親去了。由於唐家大嫂娘家遠在老家,無法省親,再加上唐家大嫂對祭財神的活動很感興趣,便決定帶著孩子們去湊湊熱鬨。唐老太太人老了喜歡清靜,就不去湊這個熱鬨了,她在家裡正好可以消停消停。眾人說好,晚上早點回家一起吃晚飯,便各自散開了。



最新小说: 單身二十年,我成了仙門聖子 反派雜魚的我不想被美少女逼婚 高手下山,護女神無敵了 幽靈酒店 自由的莉莉絲 不要放開,我的手 穿到古早虐文裡我逆襲了 拒絕求婚後,覺醒神醫傳承 官路紅顏:權力之巔 血蓑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