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劉桂蘭偶爾也會說類似話,比如:“上次你爹給你熟皮子沒熟好啊?一會兒我讓你爹再給你熟一遍。”
反正這兩口子不管是誰說這話,熟皮子的人和被熟皮子的人,始終是王大柱和王安。
其實經常給孩子熟皮子,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起碼孩子會減少闖禍的次數。
當然,也要分孩子,像王安這樣的,不管是鞭梢子還是熟皮子,都白基霸扯,不管咋收拾,過後還這逼樣。
正常來講,農村人鞣製皮子,隻用三種東西,水,白礬,鹹鹽。
拿鞣製兔子皮為例,就是將二兩白礬和二兩鹽,充分的溶解在二斤半的水裡,得到一種全新的融合水。
然後把兔子皮整張泡進去,必須全部浸泡進去,不能漏邊角,正常來講,都需要用蓋簾壓上。
泡個一宿,也就是十二三個小時,基本就差不多了。
冬天的話,需要多泡上幾小時。
然後拿出兔子皮,用鈍刀刮掉皮子上的血肉和皮子裡僅有的一小點油漬。
刮完後好好洗上幾遍,然後再次繃緊晾乾。
最後一步,就是抽打皮子,王安經常享受的“熟皮子”,就是這最後一步。
將皮子平鋪開,毛麵朝下,然後用細一點的棍子,一棍子接一棍子的抽打,不能遺漏皮毛上任何一個地方。
這根棍子,一定要削製一下,上麵不能有毛刺或者凸出的疙瘩,越光滑越好。
這是個細活,正經挺膩味人的。
抽打完後,這個皮子就算是鞣製好了。
當然,這種方法隻是最簡單的鞣製方法,隻做到了讓皮子變軟,達到了自己能用的目的。
在農村,其實還有很多彆的鞣製方法,比如用馬尿牛尿和草木灰,還有堿和米湯啥的。
反正像這些,都隻是最簡單的將皮子軟化,因為農村人也沒那麼多講究。
做皮毛大衣的話,也是整張皮子拚接著使用,並不會細化或者深加工。
如果還要深加工的話,就得去縣城裡的皮匠鋪子,進行硝製,還有削薄等處理工作。
這麼做,是將皮毛精化,細化處理,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根本就沒必要。
而成品皮毛大衣的製作過程,其實就跟縣城裡的皮匠鋪差不多。
因為這樣做,可以將皮毛大衣分為三六九等。
簡單來說,就是同一種動物且同一種顏色的皮毛,所做成的成品大衣,價格是不一樣的。
而之所以價格不一樣,那是因為成品皮毛大衣,並不是一張皮子做出來的。
同一種顏色的皮毛,要豎著分成好多條,然後分開使用。
也就是動物背上的皮毛,肚子上的皮毛,還有尾巴上的皮毛,是不會用在一起的。
比如狐狸皮大衣,狐狸背上的皮毛,肚子上的皮毛和狐狸尾巴上的皮毛,都是分開做衣服的。
很多隻狐狸的背上皮毛,會拚在一起做成一件衣服。
狐狸肚子和狐狸尾巴,也是一樣。
不用說,用狐狸背部的皮毛拚接後做的大衣,它就貴!用狐狸尾巴拚接做的大衣,它肯定便宜。
所以任何一件昂貴的成品皮草,都需要很多隻動物的皮毛才行。
不過這樣的一件皮草,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貴,相當的貴。
當然,除了這個缺點以外,那就全是優點了。
所有毛的毛色,是一樣的,所有毛的手感,是一樣的,即使是每一根毛的倒向,都是一樣的。
不得不說,除了保暖以外,確實是相當的漂亮。
奈何,普通人隻能看看。
王安拿著黃羊皮毛,沒去理會木雪離和王利倆人,而是轉身進屋了。
因為王安突然想到,卸磚這活,得用手套。
感謝親愛的好兄弟“安瀾”打賞,感謝感謝。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