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愛妃太能卷了!
帝王煩心的事,那可多了。
皇上在位好幾年,比起剛登基那會兒是好出許多,和朝中老臣不少是經曆過先帝那會的,自會拿父子倆來對比,並非每一條政令都能順利地執行下去。
“朕說的話,他們不會明著駁斥,有時還哄著朕說好,結果實行下去的時候,不是隻有花樣子,便是過了頭,惹得底下怨氣沸騰,朕若把前麵下的政令一撤,他們就更不相信朕的話了。”
皇上倒是沒指望薑嫻一個沒管過家的姑娘聽得懂這些。
她要管的,就隻有是倚竹軒裡的宮女太監,管起來太簡單了。
這些話,從前他隻能跟皇後和貴妃說說。
隻是都得不到他想要的反應。
皇後一聽他說正事,臉上總是掛著疲倦而不失禮貌的微笑——皇上煩,本宮也煩,還想本宮安慰你,做你的解語花?吹蠟燭早點歇下吧。
貴妃不愛在心儀男子麵前露出剛強一麵,勾著他的頸項,聽他吐苦水時,往往隻有三個回答
“都拖出去杖殺嘛。”
“秋天將至,處斬兩個刺頭便服氣了。”
“先誅一族試試水?”
彆人是天涼了讓王氏破產。
擱貴妃這,便是天涼了把王氏拖出去斬了。
這歸功於她出身將軍世家,在軍中不聽將令等同死刑,她父兄這麼教育她的,她便理所當然認為這是世間唯一真理——這不全錯,畢竟曆史上,就有朱元璋殺臣,十三年殺七萬多人,平均一天得殺十五個。
隻是皇上狠不下手為了等閒事殺無罪的功臣,便略有束手無策之感。
誰料卻聽顧嬪說“皇上說天涼要加衣,他們便將人裹在厚厚的棉衣裡,再架在火上烤,將人烤得活不成了,再把手一攤,說是皇上的旨意,被烤得苦不堪言的人便說還不如以往吹冷風受凍的日子,起碼不會被烤得皮開肉綻。可明明,皇上隻是想要他們過冬不受寒而已。”
“說到底,還是皇上朝中無人,他們有一百種辦法去曲解皇上的話。”
“他們口中說著忠君,心中忠的,卻另有他人。”
集團大了,總得花功夫去走訪分公司。
年薪百萬在大集團裡算不得大人物,薑嫻沒切身體會過皇帝的煩惱,但她在更年輕時,在分公司乾過這種陽奉陰違的事。
薑嫻沒做過富二代,是不懂皇帝。
但她懂臣子的心理啊!
空降來的太子爺一心要改革,老主管表麵誇讚太子爺留洋回來才華橫溢,暗中帶著員工使壞,用他的“指令”搞出一大堆爛攤子,顯得太子爺特彆沒有能力。
太子爺察覺到端倪,抓個員工來下班後談心,以為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分分鐘把員工迷得死死的,結果那員工不清楚太子爺會在這待多久,管多深,轉頭就把他賣給老主管了。太子爺直至回總部,都以為老主管對自己特彆掏心掏肺,隻是改革難以實行,是他想得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