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門閥士族_五胡屠夫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五胡屠夫 > 第223章 門閥士族

第223章 門閥士族(2 / 2)

或許隻有亂世,那些有著真才實學的平民子弟才可以衝出江湖,比如說關羽、張飛之流。

當然,即便是生在亂世,要想大展鴻鵠之誌,也需要一個名頭來裝飾自己。

比如說劉備,自稱是什麼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如此才能“招搖撞騙”,稱為皇叔,逐鹿中原。

名門、噱頭,是當時立足政治不可缺少的條件。

在東漢的中後期時,社會上逐漸形成了一些“累世經學、累世公卿”的家庭,比如有著“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這些人不僅高官厚祿,而且圈田占地,老百姓無地可種,隻好寄人籬下,成為這些名門望族的附屬品。

久而久之,這些名門望族便成為當地的霸主,姓氏之前通常加以郡望,以顯得自己是名門之後。

比如說清河崔氏、弘農楊氏、範陽盧氏。

另外,這些名門望族不僅良田資產眾多,而且還擁有眾多府兵,即便是皇室朝廷,也不敢肆意動武,還需三思而行。

這些人身居高位,其親戚、朋友、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權傾朝野,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另外,皇室也有子女,皇帝也要娶媳婦,而且還不止一個。當然了,公主也要嫁人。

於是為了拉攏名門望族,皇室與各大官員和名門望族聯姻,許多名門望族又成為皇親國戚。

親戚、門人、朋友,還有通過“門當戶對”聯姻的親家,相互勾結,合則生,分則死,漸漸地形成了一些政治集團。

這些世代高官而且世襲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麵都擁有特殊優越地位,逐漸形成了門閥士族。

在東漢之時,選拔人才首先看族姓門閥。門閥大族的弟子在選拔任用之時優先照顧,提拔使用。

如此,基本上斷絕了老百姓家孩子的仕途之路。

鑒於這種現狀,在曹魏之時,曹丕為了改變了東漢末年操縱察舉的弊端,依據父親曹操“唯才是舉”的方針,聽取陳群等人的建議,采取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製。

也就是將人才共分為九品,分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級彆。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製的初衷是好的,采用輿論之法,按照德望名聲評定人才,而且還製定了一套選拔官吏的標準。

人才品評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家世;二是行狀(即品行才能);三是定品。

其中定品是關鍵,行狀是依據,家世是參考。也就是說,選拔人才重在看品行及才能。

可是,定品也需要“人”來定,這些“人”基本上、大多數、全部都是士族之人。

如此,寒門之人還是難有出頭之日。

隨著時間的發展,到了後來,九品中正製更看重“家世”,反而“行狀”和“定品”成為附屬。

如此,九品中正製不僅沒有起到選拔人才的作用,反而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九品中正製也成為了門閥士族鞏固自身力量的工具。

由此,門閥士族在兩晉時期真正達到了巔峰時刻。

在西晉初年,有民謠說“賈、裴、王,亂紀崗;裴、王、賈,濟天下”。

這裡的“賈”是指平陽賈家;“裴”指河東裴家;“王”指太原王家。

司馬炎依靠這三大家族,取代了曹魏;又依靠這三大家族,治理天下。

到了東晉時期,門閥士族更加強大,甚至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現象。

“馬”指皇族司馬氏,“王”指琅琊王家。

一直到了唐代,特彆是武則天時代,由於“科舉製”的逐漸完善和大力推行,唯才是舉,許多寒門庶族通過科考步入仕途,“寒門宰相”不斷出現,門閥士族這才漸漸衰落。

冉閔即便認為桓溫有不世之才,也難以想到通過“科舉製”這樣的辦法來消弱門閥士族。



最新小说: 網遊之近戰弓箭手 殤陌劍狂 荷塘月色2 引火焚身 江家食肆經營日常 萬人嫌美人下鄉,高冷軍官後悔了 寵假欺真?我送侯府全家進地獄 明月堡 開局退婚!嫁給大佬她一路高能 籃球少年,從灌籃炸框開始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