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定中原?定沒定?定了。可問題是,這跟李存之前所想象的,也太過大相徑庭了。
李存之前所計劃的是,一戰將宋軍全都擊潰,生擒活捉或者是誅殺趙構,然後剿撫兼用,將趙宋王朝的潰兵以及盤踞在中原地區的寇匪和義軍全都給平定了,徹底收複中原地區,然後集中兵力去收複易守難攻的川陝地區。
可李存萬萬沒想到,自己隻大敗了範致虛和宗澤,還沒正式跟趙構交手,趙構就完成了趙跑跑的蛻變,直接就帶著他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府開溜,一丁點都沒有猶豫,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
說真的。雖說李存的信息傳遞網是這個時代最快的,但密探再多、飛奴的飛行速度再快,也沒有說跑就跑的趙構跑得快。
等李存得知趙構已經繞道河北向懷州進發的消息,趙構差不多都已經跑到了新鄉一帶。
老實說,這時候李存要是不顧一切的去追殺趙構,其實還是有機會將趙構給截下來的。
可問題是,趙構是不打了,可之前接到趙構的命令,準備跟乾軍決戰的趙子崧、翁彥國以及徽奠閣學士京西北路安撫使何誌同等部,還聚集著二十幾萬大軍虎視眈眈著京畿地區。
此前,翁彥國和趙子崧各自以勤王救駕為名組建了勤王之師。翁彥國因為得到了淮河沿線種師道用來防止乾軍北上的兵馬和胡直孺準備的東道總管的人馬,號稱擁有二十萬大軍。
單從人數上來說,翁彥國部是幾支宋軍中最多的一支。不過,翁彥國部人馬雖多,但其中有十萬是趙宋王朝訓練的用來收複被李存占領的南方地區的水軍,他們在陸地上的戰力極為有限,加上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從來就沒打過仗的翁彥國,根本就不是什麼善戰之將,所以翁彥國部宋軍的綜合戰力其實不強。
翁彥國對其部的真正實力還算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其部之前一直駐紮在潁州附近觀望,一直沒敢向京畿地區靠近。
趙子崧是趙宋王朝的遠房宗氏,有一點點劉備的意思。李存伐宋後,趙子崧一直積極招兵備戰。
等到李存攻破東京汴梁城廢掉趙宋王朝時,趙子崧已經聚集起來了兩三萬勤王之師。
收到趙桓的勤王詔書了之後,趙子崧在第一時間向京畿地區進發。但因為李存放出風去說乾軍在京畿地區有幾十萬人馬,趙子崧到了陳州以後,也不敢前進,就隻能不斷的給各支勤王之師的主官寫信,讓大家一塊前去勤王救駕。
後來,由於駐地相近,趙子崧便找上了翁彥國,提議,他們兩個,築壇殺牲,歃血同盟。
翁彥國覺得趙子崧的這個主意不錯,欣然同意,但堅持自己當這個盟主。
——老實說,從實力上來看,翁彥國甩趙子崧好幾條街,他要當這個盟主,也無可厚非。
翁彥國對趙子崧說:“我奉王命入衛,所挾二十萬大軍,公乃陳州守臣耳,手不過三二萬人,我當為盟主也。”可趙子崧卻堅持認為,
“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即周朝時宗盟,除了同姓外還有異姓,但異姓要列在同姓之後,因此反對翁彥國擔任盟主,言外之意是由他來當這個盟主。
二人為此發生爭議,他們之間的同盟也進行不下去了。恰在此時,何誌同也統八千勤王之師也來到了陳州。
何誌同得知翁彥國和趙子崧的爭執了之後,對他們說:“大元帥康王統兵在濟川,我等何不領兵趨麾下聽節製,何至主盟之爭乎?”這段時間,趙構的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聲勢搞得不小,不比任何一方勤王之師弱,關鍵,趙構是親王手上又有趙桓下達的統製天下兵馬的聖旨,有實力、有尊位、有大義。
所以,翁彥國和趙子崧最後選擇聽從何誌同的建議,三人聯名上書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表示願意聽其調遣。
但趙子崧還是對歃血結盟一事念念不忘,最後在趙子崧的一再堅持下,翁彥國、趙子崧、何誌同以及榮嶷等人還是舉行了登壇歃血之禮,並共同擬定勤王盟文,盟文中說:“乾賊再犯京闕,侵侮暴虐,神人共憤。聖天子屈己議和,猶未退師,曠日持久,包藏禍心,宗社危辱。王命隔絕天下,臣子各奮忠勇,誓不與賊俱生。今諸道之師,大集於近輔,凡我同盟,勿徇私、勿懷異、勿觀釁,戮力合謀,共安王室,以效臣節。三軍之士,視死如歸,千萬人惟一心,進則厚賞,榮於家邦;退則重刑,殺及妻子。有渝此盟,明神殛之。皇天後土,太祖太宗,實有鑒於斯言!”趙構得知翁彥國、何誌同等實力強大的軍閥和趙子崧結為同盟了之後,跟耿南仲等謀士一商量,便任命了最有可能聽他指揮的趙子崧為寶文閣學士充兵馬大元帥府參議官兼東南道總管。
接著,趙構給趙子崧等人寫了一封信,表示他要率領所有宋軍跟李存決一死戰,還說範致虛率領二十萬西軍已經到了,範訥、趙野、王襄他們那幾十萬大軍也願意服從他的指揮,隻要趙子崧他們願意策應,急速率領所統人馬,前來京城下會合,聽候他的統一指揮,他們就能打退乾軍,收複東京汴梁城,奉迎二聖。
這正是趙子崧所期待的,所以他趕緊以盟主的身份召集翁彥國、何誌同、榮嶷等人開會商議。
會上,在趙子崧的極力遊說之下,翁彥國、何誌同、榮嶷等跟趙子崧築壇同盟勤王的人,同意各家合力率領二十幾萬大軍,號稱五十萬,挺進到尉氏一帶,大有要攻打開封府的架勢,在西南方向給乾軍施以壓力,策應趙構他們即將發起的總攻。
在這種情況下,李存要是派大軍去追殺趙構,說不準就會被近在遲尺的翁彥國、趙子崧、何誌同等部宋軍給偷了老家,畢竟他們這裡可是擁有幾十萬大軍。
在戰略上李存可以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李存肯定會重視敵人。再者說了,現在整個南方都被李存給占領了,趙構就是想像曆史上一樣逃到海上,也絕對不可能了,至於川陝地區,李存早晚也要收複的,因此,李存就是讓趙構他們跑,趙構他們又能跑到哪去?
所以,得知趙構跑了之後,李存當機立斷,任命趙立為都統製,立即對翁彥國、趙子崧、何誌同等部宋軍發起總攻。
趙立領命了之後,讓楊再興和姚興擔任左右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大軍打前戰。
楊再興和姚興領命之後,兩人一碰頭,商量怎麼當好這個先鋒?交談過程當中,楊再興和姚興都對於牛皋三千破二十萬西軍的那一戰很向往。
而楊再興和姚興現在各有一萬騎兵,實力比牛皋當時強多了。再者,在楊再興和姚興的印象當中,宋軍根本就不堪一擊。
所以,楊再興和姚興一商量,乾脆直接左右包抄,乾就完了。再來說趙子崧、翁彥國、何誌同等部宋軍。
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趙構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跑了。更不知道,本來隻是策應的他們,竟然變成了乾軍主攻的方向。
還有就是,他們也沒有想到乾軍會來得這麼快。他們更萬萬沒想到,楊再興和姚興這兩個
“愣頭青”,隻各率一萬人馬就敢向他們這二十幾萬大軍發起總攻。當然,這也是因為,趙子崧、翁彥國、何誌同等宋軍統帥,全都是不知兵的文人書生,缺少對戰場的直觀認知和判斷。
結果就是,楊再興和姚興身先士卒,其部虎狼就像兩條狂龍一般,一到尉氏,就馬不停蹄的直接絞向了宋軍的營寨,二十幾萬宋軍瞬間就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麵對。
最會跑的翁彥國,反應最快,他見勢不好,趕緊下令向潁州撤軍。因為翁彥國跑得果斷,翁彥國部宋軍著實是逃出去了不少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實力最強大的翁彥國部最先撤了,這二十多萬宋軍才變得更加不堪一擊。
麵對楊再興部和姚興部殺氣騰騰的攻擊,所有宋軍將士,都選擇拋棄輜重四散狂奔,在這個過程當中,踩死踩傷者無數,頃刻之間土崩瓦解。
見此,楊再興和姚興以及其部下將士全都無比興奮,他們哪人多往哪殺,哪抵抗得凶往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