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景道:“大哥大嫂還好吧。”
“反正大哥能乾,他地裡的活一個人能乾兩個人,大嫂也是勤快利落的。”
“不過分家了總覺得就是兩家人了,不過也能理解,大哥大嫂是為了鬆材打算,鬆材十歲了,大嫂一直想讓鬆材能讀書。”
沈月瑤道:“十歲的話啟蒙是不是有點晚?”
沈少景道:“鄉下人能讀書就不錯了,不過爹娘不太喜歡我們讀書考科舉,再就是大嫂娘家那些姐妹們瞧不起她,她可能就想著讓鬆材出人頭地吧,反正他們咋想的,我也不懂。”
“這麼說的話,倒是情有可原,看著比二嫂好很多。”
沈少景道:“就是大哥大嫂這樣悶不吭聲的,突然間就說要分家,爹娘也受不了啊,就不理解,好端端的非要分家,而且大哥那人說話也有些剛,爹娘也會氣著。”
“其實他們好好說話,爹娘也不是不給他們分家,可他們非要敗壞三哥三嫂、我和妹妹的名聲,拿我們作筏,爹娘才氣。”
“其實拿我們作筏,他們覺得分家理所應當,在村子裡走出去,村民們也不會說他們不孝順,隻會說爹娘偏心,說三哥三嫂不好好種地,非折騰開麵館,還說我說妹妹……”
想到村民們說的那些話,沈少景有些生氣,他自己無所謂,就是他們編排妹妹那些話,他聽著心裡難受。
所以他不喜歡回村子,寧願白天在外麵找點事情做。
沈月瑤大概明白怎麼回事了,“行了,都這樣了,不生氣,隻要我們把日子過好,孝順爹娘,讓他們過的好,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也不敢小看爹娘。”
其實沈月瑤明白,大哥二哥那邊其實都是有了私心,覺得一大家子住著付出不合算而已。
若爹娘有錢有能力,哪怕三哥四哥拖後腿,讓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分家出去,他們都不樂意。
沈月瑤記得小時候,爹娘也都很疼大哥二哥。
沈月瑤也沒有說什麼嫁出去女兒潑出去水的意思。
從小爹娘疼她,她當女兒的一樣可以孝順爹娘。
有力所能及的,她也會幫一把。
沈少景點頭,眼神堅毅道:“對,所以我就想乾出點人樣來,彆讓旁人那麼說爹娘。”
兄妹兩個說著話,沈少景幫著沈月瑤拿東西,就這樣進了柳河村。
沈少景看著柳河村偏僻的樣子,道:“妹妹,柳河村離鎮上那麼遠,還有些偏僻,還不如你跟妹夫他們一家搬到杏花村來著。”
“咱們杏花村村子大,好的土地多,而且去鎮上走一刻鐘也就到了,很方便……”
沈少景說了很多,無非就是想跟妹妹住的近一些,到時候他當哥哥的也能護著妹妹,幫妹妹做事。
杏花村離柳河村實在是有些遠,隔著兩個大鎮,一來一回都要一天時間。
妹妹這邊有什麼事,他都不能及時知道,也幫不上什麼忙。
沈月瑤能感受到四哥對自己的愛護,她笑著解釋道:“你也要理解你姐夫他們一家,他內心也是驕傲的,你說跟我們搬到杏花村,那不就成上門女婿了嘛,要是旁人說閒話可怎麼辦?”
“再說了,當初蘇家戶籍落在這邊,也置辦了地,搬也沒那麼容易搬。”
往村裡走的時候,沈月瑤遠遠的就看到村子裡一群人正在河邊圍著不知道做什麼。
還有人下了河。
沈少景奇怪道:“他們在做什麼,這時候不是農忙時候嗎,怎麼不去地裡耕種?”
三月份了,天氣也暖和了很多,這個時候就是種蔬菜農作物的時候。
對農戶們來說,一年最重要的就是耕種時節和收獲時節。
大家指著莊稼收成生活,自然將耕種作物看的比什麼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