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番話,沈少景高興了起來。
不過這個是妹妹做的,他轉頭看向自己妹妹,妹妹說做這個生意才能做。
所以他雖然高興,但這時候不會亂說話。
沈月瑤爽快道:“這個自然可以,不知道定多少?”
劉康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很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下道:“那個,這個我也不清楚,少東家光讓我打聽你們住哪裡,可能少東家會跟你們去說這些。”
沈月瑤道:“我們住柳河村,隔著這裡有四裡多地,從鎮東頭往東邊一直走,就到了,村口有個大石頭,上麵寫著柳河村,你跟村子裡的人一問,他們就會給你們指路……”
沈月瑤詳細的說了一下地方。
劉康一聽,眼神一亮道:“哎呀,我知道柳河村,我一個表親就住柳河村,我知道在哪裡了。”
說了幾句話後,沈少景便跟劉康告辭了。
兩個人又逛了逛,買了一些東西。
沈少景也提著東西跟自己妹妹回了柳河村。
一來一回也挺耽擱時間的,到了村子的時候,太陽都往西落了。
一到這個時間,村民們都扛著農具從地裡回家了。
大家回家的時候,從地裡往村子走的路上,三三兩兩走在一塊,會說說話。
說說耕種的情況,說說天氣。
說起天氣來,大家忍不住抬頭看看天空。
“看這個天氣,明天應該還不會下雨。”
大家種地都是看天吃飯,盼著下雨盼著風調雨順,以至於有些人時間長了,也會摸索一點規律,看看天空看看雲彩,會知道第二天能不能下雨。
“也不知道啥時候能下雨,感覺現在在井裡挑水,水位往下,水桶也要往深處才能打到水。”
“好在咱們村井裡有水,幾十戶人家吃喝澆地還能夠,但一直這樣不下雨,就算是種上莊稼,也容易乾死。”
“村長說,要是再過段時間還不下雨的話,就商量著看看能不能再打一口井。”
“打井的話講究位置,有時候白忙活一場,未必能打出水來。”
大家都知道打水井也要會打才行,而且全村都要出力,打一口井也沒那麼簡單容易。
要不是村子裡有三口井,還真不夠用的。..
以前村子裡河裡有水的時候,誰家養了鴨子,都會早晨將鴨子趕到河裡,到了晚上鴨子自動排隊回家。
現在都趕到山上看能不能弄吃的。
也有的人家吃飯早,此時早早做起了飯,村裡一些人家煙囪冒煙,炊煙都嫋嫋升起了。
一回到村子,不知為何,沈月瑤感覺心都變的寧靜平和,人也會不由自主的放鬆下來。
看著村口街上很多老人坐在那裡擇菜說話,看到小孩子們玩鬨著,就會覺得很放鬆。
在科技時代很難看到這樣的景色。
科技時代生活節奏非常快,大城市大家每天都忙碌著工作著。
在街道上看著,都會看到很多行人匆匆忙忙的身影。
就是村子裡,大多也都是一些老人,年輕人幾乎很少留在村子裡,大多都去城市工作了。
所以有的村子看著就有些冷清,哪像這裡這麼熱鬨。
所以這個時代雖然沒有電沒有網絡沒有電視什麼的,吃的也簡單,但大家壓力可能會輕很多。
眾人每天想的都很簡單。
都是怎麼吃飽飯,怎麼讓莊家長的好一些。
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的時候,大家就會很快樂。
對村民們來說,快樂非常簡單。
而且根據腦海裡的記憶,這裡過年的時候非常熱鬨,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