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些自嘲。
她以前可真是蠢,為什麼就沒看到三嬸的好三嬸的厲害,非要另辟蹊徑。
被狠狠打了臉,才知道回家。
現在才知道,隻要三嬸想,三嬸可以做很多事。
蘇大丫現在從心裡佩服三嬸。
她就想啊,她一定要跟著三嬸好好學習好好努力。
隻有靠自身努力強了,才能讓人高看一眼。
奶奶說的對,還好他們有這麼好的三嬸,要不她們可能現在都還吃不飽飯。
蘇大丫就想,以後她就聽三嬸的話。
反正她現在明白了,三嬸厲害,聽三嬸的沒有錯。
一家人就這樣說著話,很快,蚊帳也都做好了。
蘇大丫和蘇二丫的繡活其實也很好。
這也是因為她們從小孟老夫人都認真教導她們針線活繡活。
哪怕被流放了,孟老夫人一有時間也教導她們。
在孟老夫人看來,女孩子有一門手藝技術,至少不會餓死。
無論到什麼時候,隻要有這門手藝在,勤快點,也能賺銅錢吃飯,不會餓死,就能活下去。
之前孟老夫人眼睛壞了,模糊不清了,她就怕大丫二丫也這樣,不太敢讓她們在做這些繡活。
不過現在有瑤娘在,瑤娘會醫術,還將她眼睛治好了,她就不擔心什麼了。
瑤娘說了,白天光線好的時候做針線活沒什麼,隻要彆在晚上看不清的時候熬夜做針線活,就不會傷眼睛。
所以她們都很注意這一點。
半下午的時候,她們將蚊帳都做好了。
沈月瑤回屋給大家示範一下如何掛蚊帳。
“白天的時候,將蚊帳收起來就行,晚上掛上,這樣不用擔心蚊子咬,可以睡個好覺。”
沈月瑤多做了幾個蚊帳,想著回頭去府城看蘇雪衣的時候,將蚊帳給蘇雪衣帶上。
“真好,原來這就是蚊帳,跟布做的完全不一樣,透氣透風。”
忙活完這些事,到晚上還有一段時間,也不到做晚飯的時候,沈月瑤便去了後山。
她要去後山采摘點東西,用來做不同口號色號。
這裡的山林植物茂盛,大多都是原始森林,沒有科技時代的東西砍伐樹木,再加上村裡人對山林深處的畏懼,一般都在外圍活動。
所以山林裡很多東西都保留著。
山上的東西真的相當於寶庫。
在山上采摘東西都不用去鎮上買。
其實有時候去鎮上買東西,有的買不到。
沈月瑤來山上,是打算看看找一下有沒有彆的植物,可以用來做不同口紅色號。
找了一會,沈月瑤發現了紅藍和山花。
沈月瑤神色一動,“這下子可以再做兩種口紅色號了。”
說著,沈月瑤將這些都采摘下來放在背簍裡。
背簍裡裝不下,沈月瑤便放空間裡。
這些東西都可以放空間裡種植。
在空間裡生長速度也快。
後山有很多,沈月瑤使勁往空間裡放。
不過也采摘不了那麼多。
大概差不多了後,沈月瑤便準備往回走。
“要是有石榴的話,還可以用石榴做口紅。”
沈月瑤喜歡用石榴做的口紅色,那種色擦在唇瓣上很好看。
還很顯白。
“不過石榴要秋季成熟。”
“現在剛打開市場,就先弄三種口紅色號吧,弄多了,彆大家買的時候眼花繚亂。”
等口紅在整個大燕朝都爆火的時候,等大家買口紅買的很多時,需要推陳出新吸引顧客再買口紅的時候,再做不同色號。
反正很多東西都可以做口紅色號。
就是火龍果也可以做。
沈月瑤從山上回來的時候,太陽就西斜了,天色也要漸漸變黑了。
傍晚的風吹著,田地裡都帶起麥浪來,看著都很壯觀,呼吸一下,都覺得清新舒適。
地裡還有很多人在忙活著。
也有人在挑水往地裡澆水。
沈月瑤背著背簍往山下走的時候,很多人看到她都跟她打招呼。
“是沈丫頭啊,這是去山上了啊。”
“對啊,林伯,這是挑水往地裡澆水?”
“對啊,一個多月沒下雨了,這不擔心小麥乾了嗎,就澆水灌溉,很快就要收小麥了,這段時間我們大家夥都看的緊。”
沈月瑤看著很多人都往地裡挑水灌溉,一個扁擔兩邊帶著兩個大桶,桶裡的水都滿滿的,看著都挺沉的。
這麼兩桶水也隻能澆一點,要將一畝地全部灌溉上,都要跑很多趟。
從山下挑水到山上澆地,看著都很辛苦。
“林伯,這麼澆地很辛苦的吧?”
那老漢笑著道:“不辛苦,大家都這樣,習慣了。”
“今年的小麥看著麥粒很大,是個豐收年,大家看著啊心情好,所以多忙活點也不覺得辛苦。”
另外一個老婦人也在挑水,正好經過這邊,笑嗬嗬的跟沈月瑤解釋道:“瑤丫頭啊,一到糧食豐收的時候啊,乾活也都有乾勁,多忙活會不覺得辛苦。”
“怕就怕那種旱澇年景,那時候才是辛苦的時候,忙活一整年,地裡的小麥麥粒沒多少,或者有時候不下雨,莊稼都乾了,要不就是洪澇將地裡的莊稼給淹沒了,那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
“今年年景好,風調雨順,你看,小麥長的都好。”
看著地裡的小麥,大家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就等小麥真的成熟,大家就可以收割了。
沈月瑤看著老婦人額頭上的汗珠,都覺得種糧食挺不容易的。
就如同大家說的那樣,豐收年,她們多乾點活也不覺得辛苦。
沈月瑤記得小時候,她爹和哥哥們去地裡乾活的時候,最怕的就是莊稼乾旱。
一看地裡乾了一些,就要澆地。
澆地一遍遍的挑水那才是最辛苦的。
有時候將地裡全部灌溉好,要幾天時間。
沈月瑤看著柳河村的地勢還有
因為她想到了水車,用水車灌溉,可以大大的節省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