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將水車和巡邏隊的事情說了一下,沈月瑤便回去了。
裡正很快便讓人去叫村裡人了,將村裡人召集起來,說巡邏隊的事情。
也說了排班的事。
一說保護村裡地裡的糧食和保護作坊,大家都紛紛響應都紛紛支持。
“裡正大哥,這個辦法好,這樣咱們就能保護糧食保護作坊了。”
“對對,俺家婆娘總擔心有人對作坊下手,現在彆的村看咱們村啊都眼熱來著。”
“眼熱也沒啥用啊,誰讓他們村沒有沈丫頭這麼厲害的人物,咱們沈丫頭可是咱村最敬重的人,再說了,彆村也有很多人來沈丫頭作坊做事啊,他們敢對作坊做什麼!”
“不是怕彆村的人,就怕有些人使壞,現在咱們村在鎮上都出名了。”
“可不是,我們家有個親戚的親戚在府城啊,就說了,那口紅可受歡迎了,彆的府城的人都托關係來咱們這邊買。”
“哎呀生意好就好,咱們就巴望著生意好,這樣沈姑娘給咱們的獎金也多。”
“可不是,所以巡邏好,能保護咱們村安全,反正夏天沒啥事,大家睡的少。”
“就是,再說了裡正老弟說的也很好,咱們巡邏半天,能休息兩天,那半天睡覺其實也不影響,啥也不影響,這樣巡邏一下,咱們心裡都踏實。”
“對對,我家媳婦前幾天還在說了,說要不要在地裡打個屋子看小麥來著。”
以前他們這邊有土匪的時候,有時候到糧食收獲的時候,土匪都會來搶糧食。
自從聽說如今皇帝登基後,將他們這邊的土匪啊都給剿了。
所以他們這邊安全了。
不過雖然安全了,但有些小混混整日不務正業的,有時候就會偷糧食。
他們也擔心這個,這樣就好了。
裡正看著村裡人都很積極的支持,也沒有那種自私說這個那個的,裡正也很欣慰。
“大家就這樣決定了?”
“決定了,當然要巡邏了,裡正賢侄,咱們村都團結來著,你放心,沒啥問題。”
“對,裡正大哥,這是為村裡好的事情,咱們可不是那等不知道好賴的人。”
“裡正大伯,我們有力氣,保準好好巡邏。”
裡正看著大家的神色,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很好,村裡人都很不錯。
當初他爺爺管村子,就說了,他們村子偏僻,地方也不太好,但也不能什麼人都讓他們進村子住村子裡。
就是那些品德好勤勞的人才能在柳河村住下。
其實最早的時候村子就零星十來戶的人,也是後來又住進了一些人,大家也都勤勞樸實能乾。
裡正看大家都紛紛積極的響應,笑著道:“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沈丫頭啊說了,巡邏的人啊,每個人每個月給五百文錢的補貼。”
裡正說出這番話來,大家都震住了。
“什麼,給五百文?”
“裡正叔,我們沒聽錯吧?”
“裡正叔,我們巡邏雖說為了村裡,但也是為了自己,這,這沈姑娘幫了咱們村這麼大的忙,咱們怎好意思還收錢。”
大家是想多賺點,但賺這個錢,大家心裡有點不對勁。
本來他們巡邏保護村子也都是應該做的事情。
再說了,要不成立巡邏隊,他們可能要在地裡搭建個小屋子,天天晚上在地裡小屋子睡看地裡的糧食。
那樣自然沒有巡邏隊巡邏好,有巡邏隊在,他們在家裡睡就行了。
每三天巡邏一個半夜。
“這,這五百文錢啊!”
雖然大家家裡媳婦什麼的也都在作坊做事賺銀子,可五百文錢不是少數目。
以前大家一文錢都恨不能掰成兩半花的。
一個月五百文,一年那就是六兩銀子啊,大家想都不敢想。
他們隻巡邏巡邏,就那麼多。
這……大家心裡激動歸激動,但都覺得不該拿這個錢。
他們心裡很過意不去。
裡正道:“這是沈丫頭的意思,大家以後記得她的好念著她的恩情。”
“這是自然的,裡正叔,不用你說,俺們也都知道。”
“對,想當初都還吃不飽飯來著的,多虧了沈姑娘,咱們不但吃飽還吃好。”
“就是,再說了沈丫頭給咱們的土豆,那產量那麼高,都可以豐收的。”
“不光如此,幫了咱們好多來著,我們心裡都記著這樣的恩情,以後沈姑娘有任何事,喊一聲,大家就去幫忙。”
“對,對……”
看大家說這些話也都是真心話,裡正笑著道:“行了,我明白大家的心情,平日大家巡邏的時候啊,多看著作坊,彆讓人對作坊動手。”
“這是自然的,裡正大伯,你不用說,我們也會如此做。”
裡正道:“錢沈丫頭說了,到時候給大家發工錢,你們就拿著,要心裡過意不去,巡邏的時候就打起精神來好好巡邏。”
“是是!”
有這些錢,大家巡邏也覺得全身是勁。
裡正將巡邏的事情安排了一下,給大家排了班。
將巡邏的事安排好後,裡正又說了一下水車的事情。
當說水車能自動灌溉田地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裡正叔,你剛剛說的可是真的啊,這樣的事,咱們可還真不太敢相信啊。”
“就是啊,大家種地誰家澆地都是挑水澆地的,要有那種自動灌溉的工具,哪還用如此辛苦。”
村裡人不相信,是因為想象不出那是什麼東西來。
也無法想象出來,到底什麼東西,不使力氣,就能澆地。
村裡人乾活習慣踏踏實實的去乾,不會想那些歪門邪道,他們知道那樣的方法沒用,隻有腳踏實地的做事情才能做好。
裡正道:“這不是什麼歪門邪道,這就是一個工具,就跟大家用小推車推東西,能節省力氣一樣,有些東西就是工具。”
“而且這個工具是沈丫頭想出來的,沈丫頭都畫出來了,我都看了,這是好東西啊。”
“你們也都知道沈丫頭的能力,她這是為了幫大家減輕負擔,讓大家澆地輕鬆一些,才幫大家想出來的灌溉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