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她們提供好住處,她們也能休息好,也能安心在作坊裡乾活。”
“一開始多準備一些,後期再雇人的時候,就不用再準備了。”
“現在先讓大家做被褥練練手,我也正好考察一下大家的繡活,因為後期在繡坊做東西的話,還是要進行流水線做工,這樣速度快……”
“就跟咱們口紅作坊一樣,每一批人的做工不一樣,重複做一樣事情,效率會高一些。”
“就假設大家做衣服,有人擅長裁製衣服,就讓人裁製衣服,有人擅長針線活,就讓人專門縫製某一處,有的不擅長裁製也不擅長縫的話,但也會點針線活,可以做一些邊角整理的工作……”
其實就跟現代流水線的那種做工一樣,這樣速度快。
而且大家重複做一件事一樣內容,還能鍛練手速,還能出效率。
蘇大丫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三嬸你讓我們還有繡坊管事多記錄一下大家的工作內容,原來是這個作用,很多人還擔心因為針線不夠好會被辭退來著。”
沈月瑤道:“不會,隻要大家認真乾活,哪怕不太會針線活也沒事,有的事活可以給她們安排,就算是繡坊的人足夠,也可以將她們安排到口紅或者辣椒肉醬作坊,出體力活,她們肯定沒問題。”
“我不會無緣無故的將人辭退。”
沈月瑤知道這個時代,女人們生活有多不容易。
女人無法科考,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要外出賺點銅錢更不容易。
這附近村子的婦人們大多都種地乾活又要勤勞持家,還要相夫教子孝順公婆,付出很多。
但她們在作坊裡乾活賺到錢了,能改善家裡的生活條件,她們能自信很多,在家裡的地位也會提升一下。
她不是多好心的人,但在幫自己生意的前提下幫一下大家,也無可厚非。
更何況,大家沒犯錯,辭退一個人,那也是很殘忍的。
沒看大家知道能進作坊乾活後,那激動的神色。
有的都直接沒控製哭出聲了。
她聽著看著,心裡都有些不好受。
蘇大丫點頭道:“三嬸,你真好。”
蘇大丫跟在沈月瑤身邊做事,思想見識都開拓了,整個人格局也跟著打開了。
孟老夫人感歎道:“我能理解大家的心情。”
“以前啊,我做繡活,做的手帕香囊送去鎮上一個繡品店裡賣,每次都能去那裡賣,能賺點銅錢,心裡也能踏實一些,知道靠著這點銅錢,一家人至少不會餓死。”
“可後來她們不再用我們的繡品,當時啊,都驚住了,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沈月瑤知道孟老夫人她們以前都吃了苦。
她輕聲安慰孟老夫人道:“娘,那都是過去的事,咱們現在變好了。”
“隻要大家認真勤快乾活,我也不會虧待大家。”
“況且,咱們的作坊也不止這幾個,後麵還會有更多的作坊。”
“咱們建好商業街後,哪怕有些人不來作坊乾活,也可以在商業街租個店麵做生意,還可以在這附近擺攤做生意。”
“咱們建商業街商鋪,其實成本低,到時候往外租店鋪一開始免費租,後期收租金的時候,收一點就可以……”
沈月瑤簡單的說了一下這邊的規劃,孟老夫人聽的都很激動。
孟老夫人相信用不了多久,柳河村一定會變的非常繁華熱鬨。
沈月瑤解釋了一番,孟老夫人她們就明白了。
吃了午飯後,孟老夫人和蘇大丫還有蘇二丫就去作坊裡忙去了
大寶二寶則去街上跟一些年齡差不多的小夥伴們玩去了。
沈月瑤給他們做了好幾套積木,還做了棒棒球,讓他們當玩具玩。
沈月瑤覺得,小孩子的童年不光應該學習,還應該多玩一玩。
這樣度過無憂無慮的時光,長大了後想到童年也會覺得很美好。
沈月瑤則坐在院子的樹下,看報表。
這是三個作坊這幾天的運作情況,每天做了多少東西,也都寫在上麵。
就在沈月瑤忙著的時候,沈少景和寧綿綿坐著馬車來了。
他們還買了一些東西過來。
沈月瑤看到他們來了,很高興。
“四哥,寧姑娘,你們來就行,怎麼還帶這麼多東西。”
沈少景笑的牙齒都露出來了,高興爽朗的道:“妹妹,我們這段時間賣燒烤奶茶可是賺了很多銀子,買這點東西根本不算什麼。”
寧綿綿也跟著點頭道:“對啊,燒烤奶茶特彆受歡迎,生意特彆火。”
說起這個來,寧綿綿眼神也熠熠生輝,顯然想到生意紅火,內心很高興。
沈月瑤都沒想到四哥如此雷厲風行。
“四哥,你之前不是還想著開衣服店嗎,這會怎麼光忙活起燒烤奶茶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