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瑤買的其中一個大莊子六百多畝地,在縣衙北邊。
他們從縣衙出來後準備過去看看。
沈少景有些不放心的道:“妹妹,我陪你一塊過去看看吧。”
剛剛在縣衙裡,那衙役似乎看在妹妹妹夫的麵上,他買地都給他便宜了很多。
按照一畝地一兩銀子給他算的錢,他直接買了五十畝地。
正常來說,哪怕那些荒地,但杏花村地理位置隔著鎮上近,怎麼也是一兩半銀子一畝地。
這下子省了不少銀子。
若是以前五十兩銀子對沈少景來說還挺多,但自從跟妹妹做事後,沈少景手裡也有了銀子,更彆說現在開了燒烤火鍋店,手裡銀子都很充裕,買五十畝地對他來說也很輕鬆。
正好他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建一個農場,旁邊再建個作坊,雇一些人在作坊做事。
之前妹妹開作坊如何管理如何經營,他也都看在眼裡,也都知道怎麼做。
沈少景將地契好好放起來,準備陪著妹妹去莊子那邊看一看。
沈月瑤想了想道:“也行,那莊子隔著杏花村近,或許後麵還需要四哥過來幫忙看一下,不過我會培養出管事來,後麵讓管事來回跑就行。”
“不過四哥也可以過去看一下,了解一下莊子,回頭四哥如果想買莊子也可以買。”
他們這個縣底下的莊子和荒地都多。
有的莊子大家覺得土地貧瘠,種糧食有時候不合算就脫手了。
沈月瑤倒是不怕這些。
她空間裡的種子以及從空間裡移栽出來的東西,不但很容易存活,對土壤環境適應力強,產量也高。
沈少景高興的點頭道:“好!”
他知道跟著妹妹出門,準能學到很多東西。
就這樣一行人上了車,大寶二寶很乖巧的坐在馬車內待著。
知道跟著爹娘去做大事,所以他們不能鬨騰。
沈少景和蘇雪衣在外麵車轅上趕車。
沈月瑤則在馬車上陪著大寶二寶,給大寶二寶講故事。
講曹衝稱象,草船借箭這些故事。
為了啟發大寶二寶的智慧。
二寶道:“娘,那些人好傻啊,明明船上那些人都是木頭人,他們還以為有很多人,就那樣射箭。”
大寶道:“娘,諸葛亮是故意布障眼法,讓那些人上當,好把箭都射到草木上,那樣,諸葛亮就有箭用了。”
沈月瑤笑著道:“對,所以啊,你們遇到事情也要學會用智慧去解決。”
沈月瑤說著用手指了指頭。
大寶二寶點頭。
二寶道:“娘,是不是還要學會看天氣啊,他們草船借箭能成功,還是因為那天晚上有霧,容易看不清。”
沈月瑤笑著道:“嗯,會看天氣也是一種能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多學點知識總是有好處的。”
就這樣,馬車上沈月瑤跟大寶二寶講著故事,車轅上沈少景和蘇雪衣也認真聽著。
蘇雪衣心中感歎,這樣的故事書上絕對沒有。
諸葛亮曆史古籍中都沒有任何關於此人的記載。
他猜測,大概是瑤娘那個世界的人。
瑤娘講的故事裡麵富含很高的智慧。
大寶二寶平日聽這樣的故事長大,兩個人思維能力都很強。
這些小故事聽著有意思還能增長智慧。
倒是他小時候啟蒙的時候,沒有聽過這些故事,若能聽一聽也會很不錯。
就瑤娘給大寶二寶畫的那些圖畫故事書,要是傳出去也絕對能引起轟動。
不說那些故事,就是那樣的畫法,就沒有。
再就是那樣的圖畫故事,很容易引起小孩子的興趣。
就算是不喜歡看書的也會忍不住被書中的圖畫和故事所吸引。
蘇雪衣記得瑤娘說過他們那個世界有很多書,買書也方便很多。
他還記得瑤娘說了什麼印刷術造紙術,具體如何操作他不清楚。
但瑤娘的大概意思是,有了這樣的東西,以後書本會豐富起來,價格也會便宜一些。
這個時代,書本這東西尤其失傳的那種書,每一本不能用價錢來衡量,那都代表著家族底蘊。
有的家族底蘊濃厚,書籍都一本本從祖上傳下來。
誰家藏書豐厚,那都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
但蘇雪衣卻覺得,瑤娘腹有詩書智慧,她自己就能編出很多充滿智慧的書來。
沈少景聽著這樣的故事,都覺得很受益。
他看著蘇雪衣,略帶疑惑的道:“咦,妹妹說的那草船借箭,空城計,怎麼那麼感覺像是兵法類的計謀呢。”
雖然爹娘不送他去私塾學院讀書,沒讓他去參加科考啥的,但從小他該認字認字,也看了很多書。
爹有時候也會講一些聽過的故事,還說什麼兵法類書籍那都是各國極為珍貴的書,常人根本接觸不到,也看不到。
反正沈少景對這些兵法類的書籍就很感興趣。
蘇雪衣聽著都神色一動,全身一震。
確實是兵法謀略啊。
瑤娘隨便一個故事就可以是兵法謀略。
蘇雪衣心中都感歎不已。
沈月瑤聽著四哥的話,神色一動,對大寶二寶道:“娘還可以畫圖畫書,將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畫下來。”
受到科技時代教育的影響,再加上看過各種書,沈月瑤腦海裡各種故事手到擒來。
她有時間了可以多給大寶二寶畫一些圖畫故事書。
大寶二寶很激動,“好啊,好啊,不過娘不能累著。”
“對,娘累著,心疼。”
沈月瑤聽著兩寶的話,都被他們給逗笑了。
被兩孩子心疼,心裡都暖暖的。
“真是娘的寶貝。”
“放心吧,娘不會累著。”
每天看到兩寶,聽到他們奶卿卿的說話,這心啊說不出的感覺,又熨帖又溫暖。
感覺每一天也很充實有意義。
馬車走了一個多時辰(大概兩個多小時)後,到了第一個莊子這裡。
這個莊子是個中大莊子,六百畝地,佃戶三十戶。
這片地占地極廣,後麵還有一座山。
買莊子的時候,沈月瑤將後麵那座山也一塊買了,當然縣衙那邊沒要錢,直接將那座山贈送了。
山下,是一處村落,居住著一些村民,但那大片的土地看起來有些荒蕪。
似乎許久沒人耕種了,但應該有人一直除草,莊子的土地看著打理的很乾淨。
這樣看來,可以直接耕種。
看樣子這個莊子的佃戶比較勤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