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衣隻是緊緊抱著沈月瑤,搖了搖頭道:“沒什麼,就是想抱抱你。”
蘇雪衣低頭看沈月瑤的時候,都帶著憐愛的神色。
蘇雪衣內心都泛起疼惜的感覺。
他知道瑤娘做了很多,為這個家付出了很多。
他想對她好一些再好一些。
可看著瑤娘為了配藥都顧不得吃飯,他的心都泛起說不出的感覺。
蘇雪衣抱著沈月瑤的時候,情緒湧上來,手臂更是一點點收緊。
沈月瑤沒多想,隻以為可能最近很忙,都沒顧得上蘇雪衣。
她也伸手回抱住蘇雪衣道:“最近可能有些忙,現在已經忙完了。”
“最近辛苦了。”
蘇雪衣很心疼沈月瑤。
沈月瑤搖頭笑笑道:“做這點事不算辛苦。”
蘇雪衣溫柔的摸了摸她的頭發,這才微微放開她,“餓了吧,帶你去吃飯。”
沈月瑤忙起來的時候,還真的有些廢寢忘食,都忘記了吃飯。
也忽略了到底餓不餓。
這會蘇雪衣一問,沈月瑤才感覺到餓。
“嗯,有點餓了。”
蘇雪衣眼神疼惜憐愛,拉著她的手道:“走,我們去吃飯。”
沈月瑤看了看黑漆漆的天色,再看天空中都出現的星辰,都愣了愣,“我們?”
“你也沒吃飯嗎?”
“嗯,不餓。”
其實蘇雪衣是為了等沈月瑤一起吃飯。
隻不過為了不讓瑤娘多想,他隻說自己不餓。
沈月瑤看著被蘇雪衣握住的手,心裡泛起很甜很甜的感覺,嘴角都忍不住上揚。
雖然蘇雪衣什麼都不說,但沈月瑤如何不懂。
她懂,所以心底一股股暖流湧遍全身,讓她感覺身心都暖洋洋的。
其實蘇雪衣總心疼她擔心累著她,但她自己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做想做的事情,做喜歡的事情,其實很開心。
而且看到店鋪生意好,看到安排的事情井井有條進行著,內心也會有充實感。
再就是她喜歡蘇家的氛圍,每次回家都會很放鬆,是真正回家的感覺。
蘇家人都支持她護著她,也讓她覺得溫暖。
她喜歡這樣的氛圍。
她知道這裡不是科技時代,跟古代的世界不一樣。
她做的事情其實有些驚世駭俗,但被家裡人無條件支持著,她心裡真的很高興。
她可以放手去做想做的事。
蘇雪衣帶著沈月瑤來到主廳吃飯的地方。
雖然天色很晚,但宅子內主廳依然點著油燈,門外掛著燈籠,燈火通明。
有丫鬟等候在大廳內。
“小霜,讓廚房上飯吧!”
小霜恭敬道:“是!”
說著,她趕忙退下讓廚房那邊上飯。
三公子早就讓廚房那邊備好了飯,就等夫人出來吃飯。
自從沈月瑤和蘇雪衣準備去河州,府內就安排了丫鬟婆子。
有的是為了照顧蘇老夫人,有的則是沈月瑤打算帶去河州。
小霜和小菊是早就讓人買回莊子的丫鬟,兩個人十四歲的年紀,跟蘇二丫差不多大,但聰明穩重又伶俐。
被秋嬤嬤帶了一段時間後,確定沒問題,才安排到了府中。
而且安排到府中的人,蘇雪衣都讓人調查過她們,知道沒什麼問題,才會用。
這幾天,小霜表現得也很不錯。
沈月瑤心中打算帶她們去河州。
否則就會安排彆的人跟著。
小霜退下去後,很快廚房那邊便安排人上飯菜。
桌子上的飯菜也都是沈月瑤愛吃的飯菜。
廚房那邊的人做飯水平確實可以,但跟沈月瑤的廚藝自然沒法比。
不過沈月瑤寫了幾個菜的方子給了廚房那邊,所以廚房兩個大廚做飯口味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吃著確實不錯。
此時沈月瑤也確實餓了,看著桌子上的飯菜,都忍不住吃了起來。
本來小霜和小菊要伺候沈月瑤用飯。
但沈月瑤吃飯的時候還是不太習慣讓人伺候,就讓小霜和小菊下去了。
有人在旁邊站著,她也沒法放鬆的吃飯。
蘇雪衣知道沈月瑤的習慣,但他也喜歡照顧沈月瑤。
他慢慢給她布菜,看她吃的高興,心情也會很好。
“慢點,有點燙。”
沈月瑤看著蘇雪衣光顧著照顧自己道:“你也吃。”
“好。”
一頓飯,沈月瑤吃的很飽。
夏天天氣有些熱,吃飽飯了,沈月瑤也不想休息。
看她很有精神的樣子,蘇雪衣道:“要不在院子裡走一走?”
沈月瑤本來想晚上去莊子那邊看一看,但也知道晚上宵禁,而且城門都關了。
莊子在城門外。
她們住的地方屬於內城。
沈月瑤道:“娘她們呢?”
蘇雪衣輕笑道:“娘帶著二丫還有大寶二寶去了葡萄園那邊。”
沈月瑤起身道:“那我們也過去。”
沈月瑤將宅子的院子休整的很好,搭建了葡萄架子,還讓人專門弄了一些花種子灑下。
那一片院子現在都很漂亮。
而且道路還鋪了鵝軟石,也有樹,還有秋千架子,也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好。”
蘇雪衣和沈月瑤過去的時候,就聽到了歡聲笑語聲。
蘇二丫在陪著大寶二寶搭建積木,秋嬤嬤陪著蘇老夫人說著話看著星空,時不時的吃點西瓜葡萄,倒是很放鬆。
沈月瑤看到這一幕道:“我擔心我們去了河州娘會不適應,不過有秋默默陪著娘,倒也不太擔心。”
蘇雪衣輕聲道:“秋嬤嬤是蘇府老人,跟娘熟悉,平日可以陪著娘說說話。”
“而且大哥和若晴還有文仁都在京城這邊,娘也在京城生活了那麼多年,會適應的。”
“況且,我們也不會一直待在河州,也會從河州回來。”
“若是以後水路通暢,娘也可以去河州那邊。”
沈月瑤明白,現在河道還會有水匪,不太安全。
若是以後河道的水匪都解決了,那就真的安全了。
沈月瑤想到這些,問道:“皇上有沒有想過解決水匪?”
蘇雪衣點頭道:“皇上跟我討論過這件事,皇上有想過派兵剿匪,但有的地方河道兩岸易守難攻,再就是有些水匪燒殺搶掠,但有些水匪其實是普通百姓,他們是沒辦法才去做匪徒。”
“所以要先處理河州的事情,待良民能耕田,他們自然會做良民。”
“將河州的問題解決,皇上再派兵解決水匪的問題。”
“皇上是明君,他還是不想濫殺無辜。”
沈月瑤明白。
“這次去河州,我帶了大批的土豆紅薯黃豆,油菜等東西,可以在河州種植。”
“而且我們之前在柳河村買的一些地,也種了一些棉花,很快可以采摘一些了。”
“若是棉花種植成功沒問題的話,我們也可以在河州種植棉花。”
沈月瑤發現在大燕朝,棉布很貴,棉被也很貴,也是因為棉花稀缺。
若是棉花多了,棉布自然也就便宜下來。
再就是有些織布機太落後了,稍微改良一下效果會更好。
有了棉花,當地的人就可以學會紡線,學會織布。
當地的人們織布織的多了,自然就有商人看到商機,會去當地買布。
市場上布多了,價格自然會平價一些,那樣就會有更多的人買得起棉布了。
還可以用棉花做被子了。
蘇雪衣之前跟沈月瑤探討過棉花的事情,也知道棉花若是大規模種植出來後,對百姓多有便利。
之前就有大臣在朝堂上說起羊絨還有毛衣來。
說北地的人有了羊絨毛衣後,很保暖。
就連京城的一些勳貴人家也會買從北地帶過來的毛衣毛褲。
當然大家都是冬天買那些,到了夏天的話買的都是夏天所需要的東西。
蘇雪衣收到來自北地的信,知道北地那邊夏天都有很多人忙著織毛衣毛褲毛襪子等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