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感慨了一番,看著宿舍的環境道:“這樣的宿舍環境,我們之前都不敢想。”
“是啊,還有書桌椅,平日可以在宿舍學習,也可以去自習室學習。”
他們之前還不知道自習室是什麼,來了一趟被工作人員解釋後,他們便知道了什麼是自習室。
上課的時候可以去教室學習。
教室都那麼寬敞明亮。
想到他們聽喬老講課,他們一個個都精神振奮。
“管事的說過兩天才正式上課,教室外都有課程表,到時候我們去抄錄一下就知曉了。”
“現在時間還早,我們去圖書館看會書吧。”
他們現在想到圖書館那些書都激動得很。
“對,現在到吃飯時間還早,我們先去看會書。”
大家此時最想去得地方還是圖書館。
很多書他們都未曾見過。
一說起去看書,大家都興奮得很,都結伴去圖書館。
圖書館非常大,座位也非常多,大家什麼時候去都會有位置。
包括旋轉台階那邊都可以坐著看書。
圖書館一共建了三層,橫向空間非常大。
這個時代的建築,大多都是一層的,有的店鋪兩層要不三層,所以沈月瑤就設計成了三層。
這樣大家走台階上去也不覺得累。
每一層的圖書也都不一樣。
之所以建的很大,座位也很多,也是為了讓學生們什麼時候想去圖書館看書都可以,不至於非要一大早去占座。
沈月瑤覺得看書也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
若是讓人不得不一大早就去占座位,那就會給人造成焦慮感。
什麼時候想去圖書館看書都可以去,都有座位,這種感覺會讓人放鬆愜意。
大家結伴先去圖書館辦了一張讀書卡。
這個時代自然沒有電腦裝備,這種讀書卡就是代表姓名班級宿舍的一些東西,進去的時候再做登記。
這個時代沒有電子設備,隻能在本子上做登記了。
進出都有登記,包括時間,這樣也是為了統一管理圖書。
知道什麼書借出去了,什麼時候應該歸還。
辦了讀書卡後,大家就進圖書館了。
圖書館已經有很多人坐在角落的椅子上看書了,很多人進去的時候都不由自主的放輕聲音。
進去後,他們去書架上看書。
忍不住激動的道:“快看,還有這本書,這是買都買不到的書籍。”
大家去架子旁看,果然看到了很多孤本書籍,他們都不知道這些書籍怎麼出現的。
“這應該是手抄本。”
“但能有手抄本,那也是讓人激動的事情,沒想到我們分文不花,都可以看到這些書。”
此刻他們激動的恨不能在圖書館看個幾天幾夜。
愛讀書的人都極愛書籍。
他們激動的將書從書架上拿下來,也找了個地方去看。
“可惜這次沒有帶筆墨紙硯,要不可以做記錄。”
“下次大家來的時候,再帶這些東西。”
“你們看,他們還有帶水杯的。”
“帶著水杯可以自動接水。”
所有來圖書館的人,都覺得這裡處處透著新奇。
他們激動的看書,幾乎如癡如醉。
一直到晚飯吃飯的時間了,他們還沒回過神來。
因為有人陸陸續續的將書放回去,有的人則帶著沒看完的書籍去前麵登記,打算晚上回宿舍看。
這兩天不上課,隻是讓大家先熟悉書院環境,所以大家有很多時間可以讀書。
還有一些互相認識的書生們,會結伴去書社那邊一起做文章討論文章。
若是看到一本極好的書,他們也會一起探討。
一時間學院的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大家坐在一起,討論的也都是學習。
晚上大家去食堂吃飯的時候。
看到一個個窗口那麼豐盛的飯菜,更是震驚。
而且這會窗口都貼上了標簽,標簽對應每一樣菜的價格。
大家看著上麵的價格,都懷疑自己看錯了。
“這個價格是真的嗎?”
“對啊,這麼便宜的啊。”
“饅頭又大又便宜。”
“那邊的湯都是免費的。”
“這是蛋花湯,蛋花湯竟然是免費的。”
很多人看著餐廳的菜還有價格,以及免費的湯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當他們去打飯的時候,發現就是這麼個價格。
有人問窗口打飯的人道:“大娘,這上麵標明的價格是真的嗎?”
那大娘笑著道:“當然是真的了,我們蘇大人都說了,辦書院,是為了讓更多有誌之士能有個好的環境讀書,辦食堂是為了大家吃飽飯後安心讀書,不是為了賺大家飯錢的。”
“所以這些都是成本價,有的蘇大人都還往裡補貼呢。”
“所以啊,一直都是這麼個價,大家放心吃就行了。”
“就算是不買菜,吃個饅頭就著蛋花湯也能吃飽飯。”
飯菜價格這麼便宜,一般家裡能供得起讀書的也都能買得起這裡的飯菜。
除非那種家境實在是貧寒,但學問極好的能進書院,申請助學金讀書,那種舍不得買飯,也可以喝免費的蛋花湯,食堂也時不時的會推出免費小菜。
這些書生們聽了這番話,更覺得蘇大人好。
大家心中已經不能用感動來形容了。
而且他們一開始不知道怎麼打飯,都有人教導。
很簡單,學會了後,他們發現這個餐盤真好用。
而且餐廳都有桌椅。
一個餐桌前坐下來四個人。
也是一個宿舍的四個人。
四個人之前都不認識,但這個學院氛圍好,他們半天後,感覺都親近起來了。
“真是不敢相信,書院還可以這麼好。”
“周兄你和何兄都再書院裡待過,我們之前因為書院昂貴的束脩費都沒進去,就跟著鎮上一個老夫子學習。”
雖然在鎮上學習,那兩個人學習也非常刻苦,夫子教導的內容,他們都會鞏固好幾遍。
看過的書都背下來。
為了節省紙張費,他們就用樹枝在沙盤上寫字。
他們現在感慨不已,多虧他們早期沒有放棄,一直用功讀書,否則哪能考進學院。
不是所有寒門學子都能進書院,學問不好,過不了入學考試這一關,就進不了學院。
“不過我們雖然沒去,但聽說過很多傳言,我們隔壁村就有一個兄台,被人擠兌的從學院退學,整個人都不想學習了,好在他爹娘一直堅持,如今他也考進了學院。”
那姓周的書生,眼眶紅著,哽咽著道:“你們不知道,那河光書院太欺負人了。”
“學院時不時的要送禮,你送的東西不如彆人好,家裡沒關係,座位就坐最後麵,聽不懂課,夫子也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