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文德書院讀書,感覺到輕鬆又自在。
這裡氛圍非常好,大家都互幫互助,認真學習。
學習氛圍很濃厚。
很多人都覺得隻是短短一個多月,他們就進步很多。
夫子教導的一些學問,他們在書本上也根本學不到。
而且夫子還說了,後麵還會組織大家一起外出采風遊學。
還是學院出銀子供大家采風遊學。
當然都有名額限製,每次考試考前幾名的才有資格去采風遊學。
當然大家都有機會,隻要好好學習,學院夫子們也會看到。
柳彤彤跟在沈月瑤身邊,也知道如何歸類書籍。
將書籍放在書架上後,柳彤彤就跟沈月瑤走出圖書館。
很多書生們忍不住站起身過去看。
“咦,這書看著不像是手寫的內容。”
“這字竟然如此規整好看。”
“相同的書連著都有兩三本,竟然一模一樣。”
大家顧不得看內容,光翻看來看,看著書的內容書中字跡,都覺得驚奇不已。
“或許是同一個人寫的,隻不過看不出來而已。”
“可還是不太對啊,感覺不像是手寫的內容。”
雖然大家好奇,但研究了好一會也看不出什麼來。
隻能暫時將疑問放下。
“看著圖書館書籍多了起來,感覺真高興。”
愛好學習的人也都愛護書籍。
看著圖書館書籍多,一個個都很高興。
他們感覺可以在這裡看很多書學習到很多知識。
而且這一次剛月考,夫子們還沒將卷子批閱出來,他們也不知道考的如何。
但這次考試也讓書生們意識到他們學問不足的地方,所以恨不能感激多學習。
沈月瑤來書院也沒有去找大寶二寶,而是去了辦公室跟學院夫子喬夫子幾人說了一下學校報紙的事情。
喬夫子幾人聽了後,都非常支持沈月瑤的做法。
“如果像蘇夫人您所說的這種報紙辦出來,對學院學生極好。“
“對,大家能了解更多的內容,學到更多的東西,學習氛圍會很濃厚。”
其實沈月瑤想的是先將校園報紙辦起來,後麵再辦河州報紙,然後在辦整個大燕朝的報紙。
不過還是一步步來。
得到夫子們的支持,沈月瑤很高興、
沈月瑤道:“我想著也弄一個勵誌專欄,采訪一些名人讀書的故事,用以激勵大家。”
“我想,大家對喬老您讀書時候的事情最為感興趣,我也想著不知可否采訪一下喬老您。”
“尤其喬老您考秀才之前如何學習的,我想學生們最想知道。”..
“您可是河州人們心中的傳奇。”
喬老最初是寒門學子,也是靠著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考上狀元,然後為民做事,認真做官,一步步進入內閣。
喬老都震驚住了。
“這……這采訪是什麼?”
沈月瑤笑著解釋道:“就是大概了解您讀書的事情,寫下文章,鼓勵大家。”
喬老心裡有些激動,但還是很不好意思道:“還是不了吧,比我理智的大儒有很多。”
他不太想張揚。
他就想讀書。
沈月瑤道:“喬老,您不必謙虛,您是學子們心中最崇拜的人,若是能寫下關於您的采訪編輯出一篇文章來,定能鼓勵很多人。”
“作為第一版報紙,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後麵書院報紙也會一張張收錄在書院裡。”
喬老其實心中很震動。
他聽了蘇夫人的解釋,大概明白這個報紙意味著什麼了。
幾乎可以名垂青史。
哪怕他再不注重名聲,也希望他可以鼓勵到一些讀書人。
如今是很好的時代,皇上是明君,他自然也希望河州出一些有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