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一開始開那家麵館,雖然後來擴大了一倍,但還是不夠,後來沈少辰和葉氏將旁邊的店買了下來,又擴大了點地方。
冬天下雪天,裡麵生了爐子,大家去吃麵條也不覺得冷。
沈少辰和葉氏正好去麵館裡查看,碰到下雪天了。
本以為下雪天吃麵條的客人應該少,但沒想到店裡的人很多。
大家吃著熱湯麵,說說笑笑的,倒是也挺熱鬨。
如今麵館雇了好幾個人在忙活著,大家看到沈少辰和葉氏趕忙恭敬打招呼。
沈少辰道:“今天下大雪的天氣,晚上早點打烊,你們也早點回家。”
掌櫃的恭敬道:“是,東家。”
掌櫃的還有店員都知道他們東家好,而且東家給他們的工錢有基本工錢還有獎金,店裡生意越好,他們的獎金越多。
所以大家乾活也都很有乾勁。
不用沈少辰和葉氏交代,大家每天都將桌椅擦的乾乾淨淨,地麵也打掃的非常乾淨。
乾活也勤快麻利。
對待客人的態度也很好,不跟彆的店,有的店小二都鼻孔朝天看人。
所以很多人覺得來這個店吃麵條,不但麵條好吃,店裡的人態度也好,大家吃著心情也舒暢。
而且大冷天的,大家一進店裡就能感覺到一股暖意。
跟彆的店不一樣,因為店裡燒的爐子。
所以店會很暖和。
大家吃著麵條看著外麵的大雪道:“今年下的雪挺大。”
“可不是,下大雪好啊,瑞雪兆豐年。”
“哈哈,是啊,咱們這邊有了土豆紅薯,最普通的田地種點,也能有一千多斤產量,一畝地的作物也足夠一家子人吃飯了。”
“對,而且現在也好找活乾,農閒時候再找點活乾,也能賺點工錢補貼家用,這日子就好很多,快過年的時候再多買點肉。”
“對,包肉餡餃子吃。”
“不過天也越來越冷了啊。”
“往年啊,最怕天冷了,現在都不怕了。”
“哈哈,可不是,回家待在熱炕上,外麵再冷都不怕,也不怕凍著了。”
“那可不,我家那口子專門買了點羊毛,給全家都織了毛衣毛褲,裡麵穿上毛衣毛褲,外麵穿上大棉衣出來都不冷了。”
“都多虧了沈夫人啊!”
“那可不,我兒子在作坊乾活,攢了不少銀子,剛又買了兩畝地,雖然那地很普通,但我們打算將家裡的好地用來種棉花,普通的地重點土豆紅薯。”
“對,我去看了一下,人家沈家莊子那邊很多棉花呢,說明咱們這邊也能種植棉花,棉花價格還貴一些,咱們多種植一些,到時候留一些自家用,再賣一些棉花,也能賺不少。”
大家說著話,對生活都充滿著希望。
沈少辰和葉氏聽一聽也不免感慨。
如今鎮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日子好了,也舍得買東西消費。
以至於鎮上的店鋪生意都跟著好,出來逛街的人也多。
哪怕下雪天,看著也熱鬨的很。
待沈少辰和葉氏從店裡出來往回走的時候,都看到路邊又賣烤地瓜的。
買烤地瓜的人還不少。
葉氏道:“其實很多人家都種了地瓜,不過買烤地瓜的人還很多。”
沈少辰道:“鎮上有些人家並沒有地,沒種糧食莊稼,所以就買東西吃。”
葉氏道:“葉氏,這烤地瓜確實甜,尤其冬天天冷的時候吃一個,全身都能暖和起來。”
“也不知道四弟他們那邊怎麼樣了?”
沈少辰道:“放心吧,有妹妹妹夫照看著,四弟弟妹那邊應該挺好,而且河州沒咱們這邊冷,應該也凍不著。”
不過沈少景和寧綿綿不在家的時候,沈承舟就幫著去看一下農場。
天冷了,下雪了,豬羊等牲畜都在棚子裡待著,也不會凍著。
還有粉絲作坊那邊,生意也一直不錯。
沈承舟去看了看,都沒什麼問題這才回家。
雖然作坊農場那邊都有管事,但沈承舟也怕兒子去了河州還惦記著這些,平常就幫忙多照看一番。
雪越下越大,沈承舟回到家的時候,身上都落了一層厚厚的雪。
崔氏看他回來了道:“哎呀,這雪可真大,你趕緊把身上的雪弄一弄,彆凍著軒軒和睿睿。”
兩小家夥在炕上玩,此時也感覺不到冷。
沈承舟笑著道:“這天氣這麼冷,晚上吃火鍋吧。”
崔氏笑著道:“還彆說,這麼冷的天氣適合吃火鍋,正好家裡都有食材調味料,也方便弄。”
雖然沈少景開了很多連鎖火鍋店,但他們還是喜歡在家裡吃火鍋。
因為在家裡吃,感覺很放鬆。
去店裡吃,吃完了再回來,他們總覺得不方便。
而且在店裡坐著不如在家裡輕鬆自在。
家裡的宅子擴大了一番,改建了一下,屋子也多了,還有專門的廳屋,有專門吃火鍋的桌椅,一家人圍坐著吃起來方便。
沈承舟道:“那行,待少辰他們兩個回來,就吃火鍋吧,要是他們想吃彆的,咱們就吃彆的。”
沈承舟不是獨斷專行的性子。
崔氏看著外麵的大雪道:“也不知道少景他們怎麼樣了?”
“放心吧,我將一身武藝教給了少景,隻不過他學的晚,還需要多練一練,但那一身功夫也足夠了,具體在那邊如何,他們也會寫信回來的。”
沈承舟倒是將心放的很寬。
崔氏看著沈承舟輕鬆的神色道:“現在想一想,當年我們詐死隱姓埋名生活也是對的,沒有爭鬥,可以安安穩穩的生活。”
崔氏喜歡現在這樣簡單舒適平和的生活。
閒來沒事就幫著兒子兒媳婦看看孫子,含飴弄孫就挺放鬆的。
天氣好的時候,拿著馬紮坐街上還能跟村裡人說說話。
當然她平日也可以去作坊裡看一看,也可以說說話。
隻不過最近天氣冷了,崔氏幫忙看睿睿軒軒,倒也沒怎麼出門。
說起這個來,沈承舟也感慨了一番。
他幾乎都忘記京城的樣子了。
沈承舟心疼道:“就是一開始讓你也跟著受了苦,還要下地乾活。”
崔氏嗔道:“這點算什麼,隻要我們都好好活著,安安穩穩的生活,看著兒子孫子女兒女婿外孫他們都好好的,就挺好。”
崔氏懂得知足。
“況且我將暗衛交給了月瑤,她會安頓好他們。”
說起這些來,崔氏也是感歎不已。
崔氏本名也不是姓崔,她其實就是當年的燕寧公主。
是大燕朝最尊貴的公主,名字就是燕寧。
而沈承舟也不叫這個名字,他便是京城後來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人,蕭侯爺。
當年他還年少,大家都叫他一聲小侯爺。
一身武藝更是出神入化,可是京城的傳奇。
隻不過那時候京城爭鬥的厲害,皇上還有皇子們爭權奪利。
蕭家也跟著受了影響。
燕寧更是被逼和親,好在後來他們都詐死,來到了杏花村生活。
這邊靠近最北方也比較偏僻,也沒人會注意到他們。
所以他們一直安穩的生活著。
也是知道如今上位的皇帝是明君,所以兩個人如今倒也不忌諱提起以前的事情了。
就在他們說著話的時候,沈承舟一下子聽到了金雕的聲音。
“是金雕,月瑤送書信了!”
崔氏臉色一變道:“應該是急信,看看上麵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