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君子劉阿鬥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195章 君子劉阿鬥

第195章 君子劉阿鬥(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父親的激動李嫻倒也是明白的。

但對她來說,不過是教人認字而已,算不得什麼。

如諸葛講席一般,那才是有大學問的嗎,而且

“教人識字還有月錢補貼呢,一月能拿四百錢。”

李老丈豪氣一揮手

“四百錢而已,不要亦可,重要的是讓小娘當講席”

李嫻臉色微微發燙,沒好意思說當時根本沒考慮那麼多,完全是看狐篤報名,才腦袋一熱將自己名字也寫了上去。

激動罷,李老丈才想起來

“小娘哪日上課,到時爹爹給你捧場去。“

李嫻臉色微窘,旋即便笑道

“諸葛講席讓我去與造紙坊的女紙工們教字,那裡爹爹可去不得。”

“造紙坊”

李老丈念叨了一下,目光移到一旁,李家二郎趕忙將嘴裡一口飯菜咽下道

“俺也是聽總管說,從明歲起,造紙流程與造紙規範會寫成書冊。”

“到了那時,識字也要列為考核,能通讀範冊才能評匠,能背誦者方能做管事和主管。”

“想來就是因為此事,小妹才要入紙坊做講席。”

一旁的李家大郎點頭道

“糖坊亦是如此。”

這個條例對他來說反而有利,因為本就識得一些字,小妹入了小太學後,他晚上也會與小妹請教,點燈練字。

他們家本就略有家資,如今有薄田,且大郎二郎都在工坊做差,故而晚上倒也不會去計較燈火錢。

李老丈捋著胡子不由得有點慶幸先見之明,還好當初聽聞有機會便毫不猶豫將小娘送去讀書了。

南邊那條街的孫婆子整日炫耀自家女兒成了繡娘後月錢豐厚,如今看來有什麼用

想要出人頭地,終歸還是得讀書

李家二郎此時也湊過來

“晚上小妹也教我多識幾個字唄”

還不待李嫻作答,李老丈便擰起眉頭

“就你這憊懶的性子,便是多識兩百字又如何能做管事去禍害坊裡”

“有這功夫,還不如早日將那錢寡婦娶過門,給咱李家續一脈香火,才是正理”

麵對老爹的數落,李家二郎縮了縮腦袋,給兄長和小妹遞過去一個人無奈的表情。

李家大郎倒是略有豔羨,他倒是也想結婚來著。

但可惜老爹堅決的把媒人全部拒之門外,打算等他成了管事之後再尋個良配。

不過誰能想到如今做工的都要考校讀書了。

這還真是書中自有顏如玉

李家關起門來邊吃飯邊討論這新條例對生活的影響。

而成都府衙中,孔明將幾塊方糖依次放在劉備麵前。

劉禪眼睛一亮,伸手便要去拿,但半途便被孔明按住

“阿鬥,這幾塊糖有何不同”

扁了扁嘴,阿鬥就知道先生不會這般好心。

舔了舔嘴唇,阿鬥還是仔細觀察了一番道

“有的更黑,有的更紅;有的內部較為澄澈,有的內部不可視。”

孔明點點頭,繼續問道

“這些糖都乃成都的糖坊所作,為何會有如此差彆”

阿鬥趴在桌子上近距離仔仔細細看著

“許是甘蔗不同”

諸葛先生帶著他去看過糖坊,因此阿鬥知道這些糖是怎麼來的。

孔明搖頭“此批蔗糖,皆用南廣甘蔗所製,並無分彆。”

“那許是糖坊大小有彆”

孔明再搖頭“塘坊大小,工匠多寡,隻是與產糖量有關,如何能製出迥異之糖”

劉禪明白了“那是有人沒有好好製糖。”

孔明點點頭

“成都所用製糖法完全相同,製糖器具也並無分彆,所用甘蔗也無好劣之分,所用之水也皆取自岷江,故而所製之糖應當相同或近似,對也不對”

劉禪點點頭,聽著先生講話。

“故而差異便是出在人身上,有些糖工覺得,熬煮糖漿時四個時辰太久,一刻一加水太累,故而少煮一刻,晚加一桶水,也看不出什麼分彆。”

阿鬥規規矩矩拱拱手道

“差若毫厘,繆以千裡,劉禪受教,定謹記君子慎始。”

孔明點點頭,旋即問道

“那阿鬥覺得,當如何罰”

阿鬥眉頭皺了起來,小心看了一眼諸葛先生和旁邊不說話的父親,猶豫了一下,最終下定決心道

“學生覺得,不當罰”

“哦”

孔明的聲音聽不出喜怒,隻是淡淡道

“說來。”

阿鬥連忙道

“先生此前帶我去看糖坊,製糖本就辛苦,此乃一。”

“先生亦言,糖工不知成品會有如此差異,此乃二。”

“故而劉禪覺得,與其責罰,還是應當讓糖工明白差毫厘繆千裡更為重要。”

一口氣將想法說完,劉禪便緊張的抬頭看著諸葛先生。



最新小说: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 莊園遊戲:監管者的修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