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蘋果天尊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210章 蘋果天尊

第210章 蘋果天尊(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五牙樓船戰艦在咱們今天又稱隋五牙戰艦。

這種樓船戰艦起源於隋朝,因起樓五層遂得名五牙,艦長五十五米,寬十五米,吃水兩米二深,船隻高度有三十來米。

這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古代中式戰船,頂層閣樓作了望和指揮用,下四層置兵。

隋時在海上的威脅相較來說並不多,而且基本都是小船,因此五牙樓船最初的火力設置也基本都是為應對輕型敵人。

每一層樓皆設女牆箭垛,讓士兵們張弓射殺敵人,而應對敵船最主要的手段是拍杆。

其原理也非常簡單,拍杆就像是一個大號的桅杆,上置巨石,交戰的時候繩子一放,巨石自然下落直接砸碎敵船。

然後甲板上的士兵轉動絞盤,利用滑輪係統將拍杆重新拉起來,然後就可以再次瞄準拍擊了。

初版的五牙樓船上前後左右設有六組拍杆,打起來的時候直接衝進敵方船隊,六管齊下循環拍擊,據說威力無匹。

想象一下跟個大蟲子似的,還挺喜感。

而等到唐朝繼承了這種戰艦之後,尋思這麼大的船空著也不太好,於是乾脆將絞車弩、投石機這類大殺器安置在了樓船上,這種戰船也就有資格被稱為艦了。

根據如今能找到的文獻來看,戰國末期時首次出現了能夠一次發射多支弩矢的連弩,在當時需要多人用絞車上弦。

漢代首次出現了床子弩,這種東西沒得說,就突出一個力大磚飛。

唐朝的工匠將連弩和床子弩合二為一,並將漢代床弩的單弓臂改進成多弓臂,於是唐代絞車弩便誕生了出來。

這是一種安置在車上能夠隨時移動的巨型弓弩,以絞車張弦開弓,弩臂上設一主六副七條矢道,主矢道置巨箭,副矢道弩箭略小,拉動扳機後七矢齊發,射程七百步,唐一步約合一米五五,絞車弩的射程也就是約一千米。

相較於絞車弩這種大殺器來說,唐朝的投石機就非常簡單,依然還是非常傳統的拉拽式,即是一種簡單的杠杆係統。

木杆一頭放石頭另一邊讓人拉,雖然效率低下但勝在造價便宜。

這兩種東西再加上唐軍的火箭,對倭軍堪稱是降維打擊了,因此能大勝確實不奇怪。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後來宋繼承了唐的這些東西,都隻是做出了改進,缺少根本意義上的革新。

八牛弩算是在床弩和絞車弩的基礎上做出改進,增加了五百米射程。

在拋石機的上也隻是改進裝載石頭的重量,其最高傑作號稱七梢炮,需要兩百多人拉動,能將六十四公斤重的石彈拋到100米處。

其中的能量轉化和能量損耗隻能說讓人落淚,而且其實用性也要打個問號。

結果就是蒙古人從西亞找來的工匠隨手一改,回回炮出爐直接轟碎了襄陽城,把南宋砸的亡國。

但實際上在當時,回回炮這種配重式投石機在西方並不新鮮,屬於是阿拉伯工匠的折中產物。

更不提彼時西方就已經有經典的扭力式投石機了。

真要看變革還得看大明,直接改炮為炮,玩兒火藥去了。

汴梁的禦苑中,趙匡胤臉色略有一點沉重。

蹲在旁邊以小玉斧作筆在地上劃出來這回回炮的樣子。

盯著看了兩眼,趙匡胤站起身用腳將那回回炮簡單的線條直接抹去。

旁邊趙光義將臉上多餘的表情抹去,滿是真誠

“兄長,弟請掌將作監判監事,定為兄長分憂”

趙匡胤看了看親弟弟,最終還是左手搭在其肩膀上

“有心即可,如今你不過知一圖而已,土木工匠皆不懂,去之何為”

趙光義略略低頭,看著攥在兄長右手中的玉斧,便也從善如流不再說。

重新坐回石凳上,趙匡胤心裡則是慢慢起來一個想法。

一技能興國,一技能破城,或許那些與異族通商之商賈應嚴令不得帶匠造法器。

嗯以及得多看兩眼,將這所謂的扭什麼投石機給記一下。

趙匡胤心裡記下來,應當從內侍當中尋幾個善工筆的過來,不然單靠自己記,實在不保險。

至於這弟弟趙匡胤就不作指望了。

自己弟弟啥樣,自己能不清楚麼

成都府衙中孔明倒是興致勃勃。

如今他單靠一支炭筆,也能將那些後世例法之圖描得惟妙惟肖,看的龐統羨慕不已。

孔明幾乎是個全才,他是知道的。

在南陽時,臨帖、撫琴、丹青等都親眼見過,甚至天氣炎熱時還能下河遊上幾個來回。

那時龐統就驚歎過孔明的精力似乎無窮無儘。

而如今,看著孔明掏出了一個被打薄的石條比在紙上,三下五除二下便將一個投石機的繪圖反絲毫不差的繪在了紙上。

然後還有閒心再換毛筆,蘸墨後工工整整書上“扭力式投石機”幾個字,龐統忽然就有點心塞。

“士元以為此物如何”

被孔明問話驚醒,龐統默默調整了一番心態湊過去仔細打量了一番,很快也看出來門道

“這投石機威力如何,全看這扭結之繩材質如何。”

龐統琢磨了一下,覺得就算是用粗製麻繩代替這部分,都不太容易。

“而且相較於那拉拽式投石機。”

龐統伸出手指點了點,述說自己的意見“各有優劣。”

“畢竟此類拖拽之炮,製作、操作皆易,僅需幾個鐵質部件,士卒僅需一刻便能搭建起來。”

“而這西方之炮,更顯精細,恐怕不便攜帶,且那扭繩若想好用,恐非牛筋或膠繩不可。”

公安縣工學興起後,一些大型器械緊要之處便需要一類綿軟但又有韌性,類牛筋之物。

孔明帶著他夫人花了不少功夫,最終隻研究出來以桃膠代替,但桃膠同樣稀少價不菲。

歎口氣搖搖頭,孔明也笑道

“也不知那西方,是如何解決此物。”

至於那拍杆,成都府衙眾人也是看一眼就明白了。

畢竟如論遍布各地的水力坊中,類似這滑輪之物並不少,齒輪更多。

公安縣更是早早就有了一個齒輪工坊,作吉金青銅齒輪和鐵齒輪,以為工學器物之用。

也是因此,孔明還想到了幾個改進這拍杆的辦法,打算回頭就繪製出來送回荊州。

這拍杆雖然限製頗多,但就如那拉拽式投石機一般,就突出一個易製便宜,結構簡單耐用。



最新小说: 從喪屍開始,我有神筆稱霸宇宙 男生的我轉生異界隻能變成女角色 玄幻:投資反饋,我成反派護道者 機關傀儡師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