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八百裡秦川儘安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265章 八百裡秦川儘安

第265章 八百裡秦川儘安(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atbaatba如今長安對簡雍來說最大的印象就是“亂”。

但這種亂並非是亂世的離亂,而是一種百姓因為對接下來的生活充滿向往,從而爆發出來的一股奇異的活力。

曾經的三輔中心,前漢都城,談笑皆王侯,滿堂高座皆公卿。

如今又還定三秦,廢都興複,天街滿黔首,不見中平將相家。

洛陽繁華付之一炬,諸侯討董最終留下滿城焦土,如今的長安城還真難覓公卿世家。

聚集在太學的百姓們吵吵嚷嚷大聲喧嘩,但莫名的簡雍並不討厭這種紛亂喧鬨,反而樂在其中。

“憲和”

喚他名字的這個聲音實在是太過熟悉,簡雍都不需要回頭便大笑道

“還未賀喜孔明此戰之功。”

孔明臉上笑意淺淺,不由分說拉著簡雍就往大門擠過去,靠著親衛們的幫助兩人不算太難入了太學。

進入內裡簡雍才發現裡頭更加忙碌,來來往往修繕牆壁的、再造屋舍的、挑著籮筐運送飯食的等等忙作一團。

孔明帶著簡雍輕巧穿過這忙碌的場景,同時路上簡雍也將此行的一些想法略略提了一提

“春耕順利否”

孔明略略點一點頭

“與主公離開成都時我便有征調農官入漢中,長安克複後第一時間去令,命成都漢中兩地農官入關中。”

“四月儘時,應能勉力不至於錯過春耕。”

簡雍大笑,佩服於孔明的自信,出川時候便有此部署,足見對關中的勢在必得之態

“那這太學門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說著孔明還搖搖頭道

“長安與江陵成都漢中皆不同,近乎空城,若欲興長安,當令百姓在豐田之餘,有富身之技也。”

這點上簡雍倒是也同意,畢竟公安江陵居長江之畔,扼益州與江東通商之要道。

成都有劉焉父子積累之府庫,漢中的攻占極為快速,匆匆出逃的張魯也來不及攜帶太多細軟。

長安則不然,這地兒好幾年前就已經是近乎空城一個了。

但換個方向想,長安隻要能重新興盛起來,坐擁關中沃土,西控河西,東出中原,大有可為。

不過這些也都不必說,孔明定然比他想的更加清楚,而且說不定腦袋裡已經有長遠的規劃了。

因此簡雍還是換了個話題道

“孔明還召了益州的學子過來”

在城門口撞到他的那個少男少女簡雍不認識,但簡雍走南闖北多年,從口音就能聽出來那少年是益州人士,少女的口音則似乎兼顧南北,但也無半點關中口音。

孔明腳步不變,臉上卻也帶了點笑容道

“成都的小太學傾注心血頗多。”

話裡話外的意思,簡雍也很是理解,自光武皇帝以來,大漢頗尚學風衍生出了不計其數的經學大家。

這麼多年來大家也都明白良師難遇,良材更難求。

並且簡雍依稀記得在雍涼時翼德還說過,士元入雍涼反倒把小薑維留在了漢中,其中就有對孔明示弱的意思。

當然這個說法被士元激烈否認了,但想想如今孔明也有弟子了,那教一個是教,教一群也是教,想來也很正常。

“到了。”孔明的聲音打算了簡雍的想法。

從他的視角抬頭看去,最顯眼的便是竹簡和木牘。

久居玄德公麾下,簡雍如今對紙張已經再習慣不過,但此刻看到占據了房屋近乎一半空間的簡牘時才猛然驚自己前半生應該對此此物司空見慣才對。

雖然太學這個昔日學府雜亂不堪,但這間房屋反倒是經過了精心打理,這些簡牘一眼看去還能隱隱看到油光閃爍這證明這些簡牘是有被人為保養的。

簡雍見多識廣,幾乎很快便猜了出來

“此乃鐘司隸藏書”

久居雍涼,簡雍自然也聽過鐘司隸此人的種種怪誕傳聞。

而這些傳聞都指向了鐘繇最廣為人知的愛好愛書如命,愛字如狂。

在這百廢待興的長安城能拿出來這麼多精心保養的書卷,想來想去也唯有鐘繇一人了。

這滿屋的簡牘書卷讓簡雍興趣倍增,但這些好心情很快就被孔殺了個乾淨

“此間正巧欠缺人手,憲和之字如人般瀟灑俊逸,正適合與我一同抄錄。”

簡雍苦笑,不過這工作他也不會拒絕就是了,倒是動筆之前還不忘問一句

“主公在何處”

“主公今日去了池陽組織人手春耕,黃昏即返,到時定設宴款待憲和。”

孔明已經動手抄錄,一邊筆走龍蛇一邊道。

既如此簡雍也便尋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研墨蘸筆,拿過一卷竹簡,仔細辨認著上麵的字跡並將其抄錄到準備好的白紙上。

忙時偶爾還有閒談

“孔明尋了什麼說法使得可抄錄鐘司隸此室藏書”



最新小说: 玄幻:投資反饋,我成反派護道者 機關傀儡師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