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二鳳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第6章 二鳳(1 / 2)

孔明在天上飛,張飛在地下轉。

黃月英在驚呼,龐統在豔羨,劉備和關羽在相視而笑。

馬良覺得理所當然,蔣琬則是有些神往。

對幾人來說,這個消息是實實在在的意外之喜!

漢亡一千七百年矣,然這些南中遺民的後代,依然認為自己是漢朝子民!

這群被後世稱為佤族的漢民們,不知高祖不聞漢武,唯知諸葛亮一人矣。

孔明使勁拍了張飛胳臂兩下才得以被放回地麵上,頭昏目眩間也隻能交代一聲:

“後切莫為之。”

龐統忍不住道:

“孔明究竟做了什麼能收這些南夷漢民之心?”

從如今捋下來的曆史中,孔明出發十二月返回,滅不臣,定南中,梳理古身毒道,置各地太守。

而且次年就要開始轟轟烈烈的北伐,直到最後一次病死在戰場上。

那麼這些佤族漢民所說的約定,隻能是在平定南中的這一年所做的。

可孔明究竟做了什麼?這也是其他人所好奇的。

【丞相對於南中的文治並沒有留下太多文字,但勝在有口口相傳。

即使現在去到當地,佤族人也會跟你講述他們的祖先與諸葛亮的故事。

一代代的老人傳下來了當初的故事:丞相平定南中以後,麵對佤族祖先儘其所能。

選育良種,保存種子,農耕技術,造房之法,馭牛之法,植桑養蠶,紡紗織布。

這片奉行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不毛之地,就此被丞相引入了文明之火,生生不息,堪稱是最中國曆史上最早的扶貧下鄉。

同時丞相也懂得因地製宜,比如普洱這個地方,光照不強溫度恒定,多雨且土質鬆散,很適合茶葉的推廣種植。

丞相教授他們的種茶之法,讓普洱茶聞名世界,直到今天現在,普洱茶依然是當地的支柱產業。

也由此,雲南當地奉諸葛亮為茶祖祭祀。丞相也真正的做到了他隆中對中的“南撫夷越”這個策略。

後來羅貫中在演義中對丞相的南中之策總結的很好: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

“服其心而不滅其類。”劉備歎服。

“武帝禦十萬甲士亦未竟之事,成於諸葛孔明也!”關羽雙目中讚揚之色甚顯。

雖然這些講的都是治理,但是在關羽看來,這便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正如此前武侯祠的那副攻心聯。”關羽是真的來了興致,當場吟誦道: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孔明定是兵法大家也!”

關二爺下了自己的定論。

“哐啷!”

張飛扭頭看去,隻見龐統不小心將幾案上的茶杯給打落到了地上。

張飛哈哈一笑,過去幫龐統撿起茶杯,然後拍拍龐統的肩膀:

“龐軍師,你跟丞相可是齊名呢,勉哉勉哉。”

這差不多就是讓龐統努力的意思,但隻能招致龐統的大白眼:

你一個被親兵謀害的統帥勸我勉哉?

看著茶杯中的茶葉,龐統又想起來身旁這個臥龍的茶祖稱號,頓時喝茶的心思都沒了。

耕種、築房、種茶這些技藝算不得高明,龐統也算粗通。

但從沒想過有一天這些東西也能用來“服其心同其類”,能用來平一地之亂。

龐統心亂如麻。

馬良則是雙眼放光的認真抄寫。

光幕中丞相的經驗,他之後安撫的五溪蠻的時候是不是也能用上?

而且,如今有了光幕庇護,定然沒有了夷陵之敗,他馬季常也能做更多事情。

既然在荊州已經有了安撫五溪蠻的經曆,馬良猜到時候自然也免不了去南中走一遭。

這些俱是能夠直接拿來便用的對策,對他來說是真有大用!

如此說不定千百年後此地在讚頌丞相修祠建廟的時候,白眉之像也能在丞相身側從祀?

馬良一邊抄寫一邊嘿嘿直樂。

【正是因為丞相對南中的這些策略,一千七百年後班老王和班洪王的抗英才能那麼堅決。

對他們來說,千年前的約定丞相在當時便已經做到了,他們的生活被改善,走出了蠻荒。

抗擊英國侵略者,也不過是遵守祖先與丞相的約定罷了。

但咱們也都知道,英國佬向來是癩蛤蟆愣裝小青蛙—長得醜來玩兒的花。

41年時候,佤族人一覺醒來發現,他們成英屬緬甸人了!

英屬緬甸與果黨簽訂了“41年線”,將班老班洪兩塊地給賣了!

此後佤族人堅持鬥爭,全國各地人士也都持續的聲援支持佤族人的抗爭。

直到咱們建國後60年代才終於和緬甸重新劃定邊界,讓班老班洪兩地重新回到中國。

“班洪抗英紀念碑”如今便矗立在班洪,見證著這一段被丞相親手開啟的可歌可泣的抗爭曆史。】



最新小说: 機關傀儡師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