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以鬥爭求團結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52章 以鬥爭求團結

第52章 以鬥爭求團結(1 / 2)

益州三人對於張遼的戰績反而並不是非常驚歎,因為趙雲還在旁邊坐著呢。

法正倒是鬨了個臉紅,掩麵不言。

孔明則是想起來了光幕中“自己”對於夷陵之戰的感歎唏噓無限:

“孝直當勤養身體,無病無災方能成興複之業,我這兒有一個荊州張神醫給的養生方子,今後有空來與我同學便是。”

法正大喜,拱手應下。

【咱們前麵提過,陳壽評價劉禪說他是“素絲”,身邊是啥人就染啥色。

但孫權其實也差不多,終其一生曆任四位都督,君臣互相成就,因此每位都督的蓋棺定論也可以看做是孫權的評價。

在三國誌中,周瑜、魯肅、呂蒙三位都督是合一傳,但陳壽評價的時候很有意思,將周瑜魯肅放一起,呂蒙另列。

周瑜魯肅是“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

毫無疑問的當世英才有沒有?

呂蒙就是“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豈徒武將而已?”

翻譯一下就是:總比武將要強上一些的吧?

褒貶之意很明顯,陳壽也算是老陰陽人了。

周瑜魯肅之才不用多贅述,一個二分天下之策,一個榻上策,論述的清楚完整明白。

而呂蒙所獻的計策是啥?他認為隻要能拿下荊州“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後續的計劃和藍圖都沒有,反正就突出一個苟著就行了。

並且還拍孫權馬屁:關羽可以乘船順江而下打咱們,但是到現在都沒打,全賴至尊聖明啊。

這基本就屬於以己度人了,同理也能看得出來,如果呂蒙關羽易地而處,呂蒙第一件要乾的事兒還是順江而下背刺盟友。

咱們現代解放軍出版的《中國曆代軍事戰略》一書,評價呂蒙:

讀書隻學得了詐謀詭略,沒有學得安邦定國的雄才大略。

而呂蒙這個鼠目寸光的操作也和咱們建國之後的印度差不多。

故而咱們的教員感歎:我想了十天十夜,也想不通印度為什麼要搞我們。

新中國毫不猶豫捍衛尊嚴與領土,以七百餘解放軍的犧牲為代價,耗時三十二天殲滅印三個旅,另斃傷俘敵逾萬。

由此印度安生了六十年,生動詮釋了教員的那句至理名言: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

最後這句話讓龐統眼中的讚美欣賞之色簡直要溢了出來,大力拍著諸葛亮的肩膀道:

“孔明,汝應銘記在心!”

“盟友非親友,哪有那般妥協之理?”

“一味忍讓,名為盟友,實乃家奴!”

孔明將此話小心抄錄上,雖然不明團結之意,但終為漢文,模糊也能猜出來個意思,一時間隻覺得自己又學到了,短板又少了一個。

對這句話孔明也有自己的理解:

“其言看似說國與國,但實際上下鄰裡鄉間,上至番邦各國,亦為適用。”

“就如那南中之定,在施以恩惠,如何不是此番之理?”

龐統撇撇嘴一時間倒是有點羨慕孔明的腦子,他還真沒想那麼多。

“這後世的後輩們都是鐵骨好漢子,真能打!”張飛由衷讚歎。

光幕上說到這一部分的時候換成了地圖,他們能看到密密麻麻的紅藍箭頭在地圖上彼此撕咬。

其中紅色的箭頭一往無前,擊碎藍色的行軍線,並直插其腹地。

“前後不過一個月,滅其軍,直逼其都城,入其國仿若入無人之境!”

趙雲情不自禁站起,身為武將,隻恨不能親自參與到如此戰役中!

“隻是不知這一旅是多少敵軍?”

張鬆搖頭晃腦道:“魯君子《齊史》有言,二百人為卒,二千人為旅,萬人一軍。”

孔明慎重一些,道:

“今古頗多不同,更遑論番邦,但想來應是兩千人以上,萬人以下。”

“如此之戰功,堪稱勇烈!隻是……”

這段時間孔明也已經算過後世的開國之時,根據主公之忌辰能算出後輩當時之年份。

但明明應是七十餘年,為何說這印度僅是安生了六十餘年?

“七百多個好兒郎!”趙雲輕歎,隨即遺憾:

“後世強敵環伺,如此戰績依然隻能迫使對方虛與委蛇。”

“漢唐得此功,必滅其國!”

趙雲言語錚錚,心中升起無邊渴望。

……

侯君集等幾人還在猜測這印度是哪門子國家時,長孫無忌已經很有眼力勁的將大唐皇帝最珍愛的地圖給推了過來。

光幕之地圖配上李世民的地圖,再輔以文字講解,總算明白過來。

“今日方知世界之大!”魏征撲到了李世民的地圖前麵,滿臉迷戀:

“此乃真國寶也!”

“如此廣袤之土地,有邦國幾何?”

侯君集冷靜一點,武將思維瞬間占據上風:

“可有強敵?可有如這印度一般不臣賊子?”

李世民輕鬆笑笑,魏征的“國寶”稱呼則是讓他想起來了那名為大熊貓的東西。



最新小说: 前方高能,玩家止步 穿書長公主,又颯又A 從喪屍開始,我有神筆稱霸宇宙 男生的我轉生異界隻能變成女角色 玄幻:投資反饋,我成反派護道者 機關傀儡師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