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甘蔗劍聖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54章 甘蔗劍聖

第54章 甘蔗劍聖(1 / 2)

“這陳壽……還是真是罵人不吐臟字。”

張飛服氣了,並且也有點動心,難怪二哥要自己讀書呢,自己水平確實差了挺多。

“孫權以其都督傳世,這曹丕竟以吃傳世?甚至尤勝其文采?”

張鬆不解,什麼東西的重要性比得過文武之道?

“子喬有所不知。”劉備說到這裡也很羨慕:

“就如剛才那後世之大學,後世有科學之經,可借水力,增田產,明晰萬物,曉知天常。”

“而科學手段……”劉備本想說說後世那驚人景象,但隻覺得太過繁瑣,於是一言定之:

“尤勝仙人手段。”

張鬆不解,但看到另一邊諸葛亮和龐統兩人已經慎重的盯死光幕,不打算漏掉一字。

【文藝青年曹丕留下了很多文賦,所以考據起來相對簡單。

比如《感物賦》中看到前庭種下的甘蔗,感歎其盛夏興盛凜秋而衰,咱們人不也是一樣嗎?

文寫的很好,但講道理那是因為甘蔗這種熱帶作物被凍死了……你要換在南方,它能給你長好幾年不帶停的。

《典論》中自誇劍法,稱與群臣邊喝酒邊吃甘蔗,興致起來了邀戰臣子,以甘蔗作劍比試劍法,三比零打爆了號稱能空手入白刃的鄧展,所以咱們現在還給他上了個“甘蔗劍聖”的雅號。

而曹丕送孫權的石蜜也是來源於甘蔗,就是甘蔗熬煮暴曬之後的原始蔗糖塊。

由甘蔗製成的蔗糖可謂是工業時代的敲門磚,曹丕或許是曆史上最早接觸這塊敲門磚的帝王。

隻可惜曹丕隻研究文賦,從來沒有研究過改進製糖法。

糖有什麼用?簡單舉例:

二鳳時有神醫藥王孫思邈,其所著的《千金方》就有兩個方子當中將蔗糖引為主藥。

唐末時西南的商人去吐蕃做生意,會隨身攜帶名為“碗兒糖”的粗製蔗糖來緩解高反。

這點上倒是可以誇一下二鳳,南北朝時代印度的蔗糖流入華夏,二鳳登基後便派人去印度學習製糖手段,但印度人賊精,把二鳳坑了。

直到王玄策單人滅國之後,俘虜糖匠帶回唐朝,貞觀製糖業才有了長足的發展。百年後玄宗時鑒真東渡,帶去的技術就有製糖法,小日子坐享其成。

唐時的蔗糖基本都是紅糖,明朝時還有了脫色程序,讓紅糖變為更加純淨的白糖。

大名鼎鼎的《天工開物》甘嗜篇對製糖工藝進行了總結,稍有問題的就是脫色手段有了偏差。】

天工開物!孔明強捺激動心情,急匆匆與龐統說了一聲:“吾左汝右”,便埋頭抄錄。

而在敘述脫色手段這裡,光幕更是上圖,隻見左邊“黃泥淋脫法”被打了個叉,右邊有另一張簡圖標注了個“封泥法”。

一起抄下來,孔明心中古井無波,隻當自己是個無情的抄書機器。

【嗜糖是刻在所有生物的基因裡的。

現代曆史往前回溯,首先看到的就是工業革命,而它的萌芽就來自於奴隸貿易,要說奴隸貿易的起源就再簡單不過:糖。

隻可惜握著甘蔗擊劍的大魏文皇帝,定然無法想到,這東西不僅能用來展示劍法,還能用來扭轉曆史的進程。】

“扭轉曆史進程……”劉備顫聲,隻覺得這短短幾個字讓他感受到了猶如山嶽朝著麵門傾倒下來。

恍惚間甚至也能看到一個容貌佚麗的人手持一截甘蔗,被這座山嶽壓成了齏粉。

然後劉備掃視廳內,最終目光盯上了益州三人。

“子喬可知甘蔗?”

張鬆拿起自己抄錄下的話語閱覽,點了點頭道:

“南中多此物,其汁水甘甜,榨汁後熬至粘稠,晾乾後即為石蜜,這曹丕此傷懷之語,頗為……”

張鬆說著笑了出來,益州對甘蔗並不陌生,種下去蹭蹭蹭能長個三五年,如何就入秋而死了?

“石蜜此物,在雍涼頗為暢銷。”

糜竺對這個熟悉:

“遼東亦求此物,其地之民嚴冬出門有攜此物,稱若遇險食之,能阻饑壯膽。”

幾乎第一時間糜竺也發揮了自己的職業本能:

“石蜜暫且壓下,光幕中的紅白蔗糖隻要製成,恐怕能行銷天下,不輸於蜀錦!”

糜竺亦是兩眼放光,隻覺得若是跟著光幕走,那生意定然好做極了!

全是沒見過的新東西,而且還都是所有人都沒法拒絕的新東西!

“為今之大事,當試做此糖!”

劉巴接口,他同樣也有相當的敏感性:

“若其甘飴之味勝石蜜十倍,則或能獲利百倍!”

孔明也終於和龐統一起抄錄完,閱覽了兩遍後孔明沉吟良久。

他的目光依次略過甘蔗的畝產量、多種多樣的糖類、能入藥能應急之用,最終停在“奴隸貿易”幾個字上。

“此方足矣保季漢百年之興盛。”孔明說道:

“但亦能帶來番邦百年之亂局。”

龐統若有所思,隻覺得孔明又想到了他看不到的遠處。

而張飛則眨巴著眼看不明白,隻能與趙雲討論看得懂的:

“子龍,這王玄策不知是何等風采?”

趙雲沉默了一下猜測道:

“或是驅虎吞狼……但無論如何,盛唐之武功,僅此四字便可作百年之注解。”



最新小说: 從喪屍開始,我有神筆稱霸宇宙 男生的我轉生異界隻能變成女角色 玄幻:投資反饋,我成反派護道者 機關傀儡師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