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的經驗寶寶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174章 新的經驗寶寶

第174章 新的經驗寶寶(1 / 2)

【或許是因為年輕時看李靖雪夜奇襲定襄,印象深刻。

導致後來的蘇定方也頗為酷愛奇襲。

在蘇定方的計劃中,蔥嶺應當是有一場惡戰的,但看著這個將自己綁了的滾刀肉,蘇定方表示這個真的在計劃外。

投降的都曼被蘇定方捏著鼻子帶回了長安,蘇定方獲得了表功,都曼獲得了長安戶口,李治獲得了太廟獻俘的機會,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此戰之後蔥嶺周圍徹底平定,次年唐朝官員花了大力氣重新劃定了唐朝西部的行政區。

因為領土太大,所以這項工作不太容易,最終根據唐朝記錄來看,於闐以西波斯以東的這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合計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六個軍府。

也是至此,二鳳時在長安西邊通遠門立的西極道碑徹底成了真話。

“此去西極道九千九百裡”

此時的唐朝,從長安到裡海的直線距離為四千七百公裡,合一萬零四百唐裡。】

李世民徐徐籲了口氣。

好似有一巨幅的畫卷在他麵前徐徐展開,而此時這副畫卷已然圖窮。

將莫名的心緒暫時壓下,李世民首先想到的還是誇誇年輕人:

“使亂賊不戰而降,定方威矣!”

蘇定方不好意思摸摸臉頰,卻覺得也沒什麼好誇耀的,甚至如光幕所說,感覺有點失落。

帶精兵,急行軍,打了一場謀劃已久的突襲。

結果對麵直接投了,隻有俘虜,沒有斬獲,時間全特麼花在路上了!

而且路上急匆匆打了一場遭遇戰都沒來得及記功!虧大發了!

心裡不斷告誡自己,若有瑕疵,一定要穩重,麵上則很是謙虛:

“非蘇定方之威,實乃陛下之威,托以信任,借唐威而懾賊獠。”

李世民頓時更加欣慰了,還是年輕人好啊,不驕不躁懂得謙虛。

反觀……

還不待李世民眼睛掃過去,侯君集就自覺低下了頭。

李世勣滿臉都寫著羨慕,憑什麼他端端正正以身犯險滅薛延陀被一筆帶過。

這蘇烈帶著一萬人馬一來一回看風景被細細講述!

在李靖老將軍的篇章裡成了妖道徐茂公,在這小將蘇定方的篇章裡成了配角。

明明是三個人的初唐戰神,為何偏偏沒有我的姓名?

李世勣差點想仰天長歎了。

懶得看三十歲的陛下擱那兒擺譜,杜如晦細細打量著地圖,最終歎了口氣道:

“還是太遠了。”

房玄齡點點頭:

“能借安西四鎮直控西域,已屬不易。”

“從長安出蔥嶺而返,即便快馬也要逾半年,中亞之處倘若有變,傳至長安則已萬事休矣。”

杜如晦點點頭:

“故而遂有節度使。”

雖不知曉後世有科技之物,但和杜如晦思來想去,被授予臨情決斷之權的節度使確實是目前大唐能夠拿出的唯一方法。

但如此一來,邊軍就成了百戰精銳,大唐腹地反而因為承平日久,武備廢弛,節度使反而又成了帝國的不穩定因素。

因此雖然目前疆域還不至於此,但兩人已經開始提前操心了。

“不過吐蕃的土地肥沃,卻缺人至此。”

李世民看過百騎司初步提交的幾份記錄,無一例外都提到了吐蕃相當缺人。

行走四方的商賈或多或少都與吐蕃打過交道,不過在商賈們的口中,稱呼其為雅隆羌,或者雅隆胡。

與他們做買賣,最為暢銷者,屬生口。

而如今,後世將吐蕃對吐穀渾殘和白蘭羌用兵稱之為吞並,可見其內部人口之匱乏。

李靖是能跟得上李世民心思的,因此道:

“如此看來,我等對吐穀渾之策,反而致使吐蕃坐大。”

“若再對吐穀渾用兵,當清掃青海諸部,遷其婦孺至河西?”

“或提前屯兵於積石山,或……”

李靖目光在地圖上端詳一番,最終選定另一處:

“大非川。”

李世民點頭,但又搖頭,低聲道:

“若能示敵以弱,或以生口誘之,滅其軍,擄其青壯……”

光幕提到吐蕃的零言碎語都已經被杜如晦專門整理了出來。

所以如今都知道,這吐蕃驟然崛起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氣候。

寒冷的土地變得溫暖,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但人不是田地裡的莊稼,不可能一夜之間便長出來。

而如今看來,這吐蕃應對人口貧瘠之法的手段也很簡單:征伐,吞並。

李靖建議以重兵守隘口,立不敗之地,徐徐圖之即可。

李世民更加簡單粗暴,打算想辦法打殘吐蕃的可戰之兵,猶如給猛虎拔牙,給豺狼剪爪。

一時間幾位將領都陷入了沉思。

【時間繼續往後推兩年,在西域諸部佩服的是,再次有人站出來捋大唐的虎須了。



最新小说: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 莊園遊戲:監管者的修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