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同一個劇本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179章 同一個劇本

第179章 同一個劇本(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179章同一個劇本“話雖如此說……”

孔明搖搖羽扇還是歎了口氣道:

“此戰若是由翼德來統兵……”

看著張飛躍躍欲試的眼神,孔明明確的止住話題:

“算了。”

“總之,此戰之敗,既是意料之中,也屬意料之外。”

說著孔明眼神變得悠遠道:

“意料之中是因為唐以軍功為貴,且有恩蔭之法,僅需一兩代,領軍者便不再是開唐時的百戰之將,其破敵之能,與開唐自不能比。”

“意料之外是沒想到這敗北來得如此迅疾。”

孔明的心底則是忽然想起來了諸葛瞻這個名字。

僅僅因為是自己的後人,便被劉禪倚重委以重任,但後世稱其人才情平平,最終死國。

後代大多難以逾父輩,但又往往身居險貴……庸碌還好,若是心胸狹窄,所為之禍要比尋常更甚。

所以雖然這個親兒子還沒影,但孔明已經提前給其規劃好了:

來跟爹爹一起研究這科學吧!

【大非川之敗徹底斷了唐軍的連勝,之後高宗一朝的武將基本上就成了救火隊長。

今日平吐蕃,明日鎮突厥,後日平百濟,大後天安西四鎮又鬨騰起來了。

而其中救火救的比較好看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我們的老朋友薛仁貴,另一個是蘇定方的徒弟裴行儉。

裴行儉有個哥哥叫裴行儼,隋唐時有名的猛將。

咱們前麵說過,明朝人杜撰隋唐演義的時候,就是以裴行儼為原型捏的裴元慶這個猛男,武力爆表,但奈何運氣不行。

而up主覺得吧,可能是因為老裴家的運氣都被他弟弟給吸乾了。

裴仁基和裴行儼謀反的時候,裴行儉在老家剛出生,非常好運的逃過一劫。

而等裴行儉長大,亂世剛好過去,順利拿到了大唐戶口。

因為唐是承隋的,所以老裴家父子的謀劃對王世充來說是謀反,對唐朝來說那是有功。

忠烈之後,裴行儉。

靠著父兄的功勞,裴行儉直接被送入了國子監學習,吃穿用度什麼的都被國家包辦了。

裴行儉的上學可以說是一帆風順,並且還抽空練了一手書法,相當出名。

但畢業之後,就業又成了一個難題,在大唐的整體風氣下,裴行儉選擇投身軍隊,想要從基層乾起。

倒黴的是填誌願時候不仔細,最終裴行儉被分配到了左屯衛當倉曹參軍,這塊地兒隸屬匡道府,經典的鳥不拉屎的地方,而倉曹說白就是看倉庫的。

年紀輕輕的裴行儉人都要傻了,但父兄造反噶的早早,也沒資格走動關係,隻能認命。

這地兒的老大蘇定方覺得挺有意思,居然還有年輕人肯來這裡?

於是掃大街的蘇定方,對著看倉庫的裴行儉發出了邀請:

“吾用兵,世無可教者,今子也賢。“

就此,裴行儉成了名將之徒。

這對師徒在匡道府度過了平靜的十年,掃掃大街,看看倉庫,研究研究兵法,沒事兒看看新聞。

比如太子謀反啦,二鳳親征啦,侯君集被砍頭啦,長孫無忌弄權啦等等,屬於觀眾席。

既能看得過癮,也不至於血濺到身上。

後來的事兒咱們也知道,蘇定方被李治從觀眾席薅了下來,為國出征。

師傅終於起飛,自然也不能忘了好徒弟,很快裴行儉也調任長安縣令,仕途起飛在望。

凡事總有個但是,年輕氣盛的裴行儉很快參與到了“廢王立武”的朝堂鬥爭中,並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長孫無忌這邊。

但在李治和武則天看來,你師傅還沒說話,你多什麼嘴?

一紙調令下來,裴行儉從長安縣令“榮升”西州府長史。

而借著看倉庫十年跟蘇定方學的兵法,裴行儉在這裡一乾就是二十年,並且乾的有聲有色,職位也是一升再升,最終成了西域的一把手。

安西大都護,裴行儉。

史載,西域諸國多慕義歸附。

與後來玄宗時的傳統一樣,這種封疆大吏卸任後需要回京任官,既給中央作為參謀,也是享享清福。

但這份清福注定與裴行儉無緣。

大非川之敗後不久,吐蕃就將手伸到了西域,意圖聯合西突厥反唐。

李治聞訊之後再次陷入左右為難,畢竟路途遙遠,用兵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在谘詢裴行儉時,這個蘇定方的老徒弟給了李治驚喜。

裴行儉表示,叛亂隻手可平,隻需要問陛下借一個人。

李治很好奇,誰能這麼大能耐?

裴行儉答道:波斯王子,薩珊王朝法理繼承人,泥涅師。】

李世民臉上的喜色簡直要溢出來:

“這裴行儉,竟也是將材?”

同樣一臉喜色的蘇定方扭頭望去:

“陛下知曉此人?”

蘇定方也曆亂世,故而對於裴行儼和裴仁基這對父兄並不陌生,但對其家人還真不太熟悉。

不需要李世民說話,房玄齡已經代答道:



最新小说: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 莊園遊戲:監管者的修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