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看到林芳平這個樣子,他在心中覺得自己有愧林誌義的托孤之言,這才是他要醫官施建能全力救治林芳平的主因,也是他當時毅然決然地派人往鎮城救出林芳青的源動力。
張誠接著又逐個醫帳看望傷兵,親自詢問各人的傷情,並鼓勵他們不要灰心,待傷勢痊愈後,如因傷不能歸隊的將士,他也會妥為安置,絕不會棄大家於不顧。
最後,施醫官更親自將張誠送出醫療局營地,臨了還在向張誠抱怨著醫療局人手不足的困境,其實張誠也已看出來了,他當即便允諾施建能,許他自行揀選和招募人員,將醫療局從現有規模再擴大一倍。
當晚張誠並無困意,他在土城內巡視了一遍後,便領著張成芳來到了西門的土牆之上,望著土城內外的燈火,久久不願離去。
“父帥,您說明日奴賊會否與我決戰,奪回土城,重新圍死錦州城。”
麵對張成芳突然之間的問詢,張誠卻笑著反問道:“成芳,若你是多爾袞,當如何?”
張成芳略加思索,便即回道:“若孩兒是多爾袞,絕不會拚死來奪回這處土城,畢竟此刻攻守易勢,我師又炮眾銃多,一旦強攻硬打,必然損兵折將,而土城卻未必能夠奪回。”
張誠聞言不由得笑了,他十分和藹地對張成芳說道:“成芳吾兒長大啦!”
張成芳聞言一喜,忙道:“父帥,也以為成芳猜對了麼?”
張誠並不直接回答,他抬眼望著天空中的繁星,道:“明日,當平安無事。”
…………
九月二十六日,天晴,豔陽高掛,萬裡無雲。
正如張成芳所猜測的那般,奴賊隻是不斷調兵遣將,一股股韃子奔來又馳去,看那樣子似乎在聚集兵馬。
哨騎回報,言許多韃子包衣正不斷砍伐樹木,似在打製盾車之類的器具,但因虜騎眾多,遮蔽了錦西那一大片戰場,各營哨騎均無法突破,所以具體情形並不詳知。
不止是清軍在調派兵馬,重新布防,就是明軍各處也是大軍頻繁調動,宣大軍向錦州城西佯動,掩護吳三桂、曹變蛟所部移營北上。
而王廷臣也向北收縮,緊靠女兒河北岸不遠處安營紮寨,連督標營都在陳仲才的指揮下向東收縮防線,以便於同王廷臣互相策應。
就連錦州城中的祖大壽都派出自家兄弟祖大弼,領著近千精騎在西門附近遊動,以牽製清軍使其不敢妄動。
同時,因明清雙方如今交戰區域已經穩定在女兒河、小淩河北岸地方,所以鬆山、黃土嶺、小淩河口各處駐守的明軍,也紛紛抽調主力向北開拔。
不過後方高橋、杏山、五道嶺、長嶺山等各處守軍,卻並未有所更易,畢竟如今清軍正麵戰事不利之時,更要防其狗急跳牆,再次出奇兵偷襲後方糧道。
對於清軍今天的反應,張誠與洪承疇等並不覺得意外,與之相反,如果清軍真的大舉來犯,猛攻狠打,欲圖再次圍死錦州城,那才是意料之外。
畢竟,多爾袞可是打了老仗的一代名將,並非是無知且有意氣用事的傻瓜,若真是那樣,奴酋黃台吉有如何敢於放心將錦州戰事的指揮權,交予在他的手中?
清軍雖未發起大規模的攻擊,但其派出的哨騎捉生軍數量卻明顯增多,雙方之間的曠野中,儘是小股的披甲精騎。
他奔來馳往不斷互相試探,其間自然是互相以騎射交鋒,明軍的手銃雖然犀利,但清軍也是奸猾起來,他們並不給宣府軍奔近放銃的機會,隻是遠遠的以利箭射來,一旦宣府軍奔近便即退去。
…………
吳三桂寧遠軍的新營地在錦州城西南角,向西北方約二裡外,從此處再往東一裡左右,便是曹變蛟的東協兵馬駐營地。
薊遼總督洪承疇還親自來到東協兵馬駐地,看望了有傷在身的東協總兵曹變蛟,既表示一番慰問嘉許之意,又對東協各將進行一番鼓勵。
曹變蛟可是洪承疇的第一愛將,自打大明晚期第一戰將曹文詔中伏戰死後,曹變蛟就一直追隨在洪承疇的麾下,為其剿除流寇拚死力戰,逐漸成為洪承疇手下第一悍將。
可自從洪承疇就任薊遼總督之後,雖仍將曹變蛟視為自己的心腹愛將,但他同時也認識到,在遼東地方存在著盤根錯節的軍頭派係。
為了能夠更有效地控製遼東地方軍頭,他才不得不將吳三桂收為自己門下學生,並傾力培養他一步步升任寧遠總兵。
洪承疇不愧是晚明一代名臣,他的眼光不可謂不獨到,才到薊遼總督任上沒有多久,他便發覺祖家、吳家這兩大軍頭勢力,其實都以祖大壽為尊。
而祖大壽此時仍對大明很是忠心,隻要不強迫他進京麵聖,他對於洪承疇這位薊遼總督還是十分支持的,這也使得洪承疇在遼東的戰略布局一點點鋪開。
不過,祖大壽已經是以為年過花甲的老人,可在祖家一係中,洪承疇卻並未發覺有何突出人物,將來可以代替祖大壽來領導遼東的一眾軍頭。
反倒是吳三桂有勇有謀,又是祖大壽的親外甥,更為難得的是吳三桂這時對於朝廷,對於皇上還是十分忠心。
所以,洪承疇才一心培養、提攜吳三桂,指望著他將來可以成為遼東地方軍頭的領導者,那時自己才好通過吳三桂來整合遼東地方軍頭派係,或許可以使他們重新被朝廷所直接掌控。
而今,他聽聞曹變蛟昨日力戰負傷,便特意前來探望一番,雖然這裡邊有一些收買人心的嫌疑,但也不排除他對曹變蛟的關愛與關切。
…………
接連兩日,錦州城外都十分平靜,清軍仍是以小股精騎騷擾不斷,然卻一直沒有調動大軍,似乎並無奪回錦州南關,要再次圍死錦州之意。
既然清軍沒有動作,明軍也不去惹他,樂得借此良機使各營將士得以休息,但小淩河上的各座浮橋卻都十分繁忙。
一車車的糧草、火藥、炮子不斷運來,這邊駐防的各鎮明軍都得到了補充,錦州城內也再無薪材之憂,每日炊煙嫋嫋,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除了城西駐紮的奴賊大軍,似乎還在提醒著大明各官將,這一場戰事並沒有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