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史中,審配那句“隻恨弓箭太少”也算是讓曹操唏噓不已的一句話!
看似唾手可得的上黨郡其實是塊硬骨頭!何況還有藏在暗中的安陽大營高覽軍?
曹操集團的智慧的確高明,不過袁尚是開掛的,他是穿越而來的人,他知曉三國全部人物的特點和特長,再以這些信息差做局,曹操或者說任何敵人都要吃這個信息差不對等的虧!
袁尚隻要能夠守住並州和冀州,就能為袁紹爭取時間打敗公孫瓚占領幽州。
至於天子詔令反倒讓袁尚想出一條快速打敗公孫瓚的妙計來,算是將計就計。
袁尚建議袁紹服從天子詔令,之後答應全軍撤出幽州!
當然,這隻是一場引軍入甕之後再甕中捉鱉的陰謀!
袁紹可以讓顏良文醜先把北平郡的兵撤走,之後袁紹大軍再把漁陽郡和薊城郡等地的袁軍撤走。並且把袁紹奉召罷兵的事情傳得人儘皆知,北平郡的公孫瓚也必然會知道,並且會派人與曹操接觸證明其真實性。
袁軍一旦撤走,且從曹操處證實之後,公孫瓚必然從北平郡而出,派出軍隊去接手漁陽郡,之後再陸續收複薊城郡乃至涿郡。
而顏良文醜和袁紹的大軍其實沒有撤走,顏良文醜在漁陽郡和北平郡結合部找一個地方隱蔽起來,那裡有平原千裡,藏下個四五萬大軍如同飛鳥投林,無影無蹤。
同樣的袁紹大軍也從漁陽郡方向假撤退,把大軍隱藏在漁陽郡周邊的地方,找個大山或者密林。
同時顏良文醜的軍隊和袁紹大軍都各自派遣一支人數不多的軍隊真的撤退,並且在撤退的道路上,每天點燃擺放相當於原軍隊數量的灶頭。
這個就是減灶誘敵的改良版本。戰國時期齊國孫臏暗中增加軍隊,表麵上卻減少行軍飯灶,以示弱誘敵,殺得魏國大將龐涓大敗。
如今袁尚讓小股軍隊設置大量的飯灶,讓公孫瓚誤以為顏良文醜大軍和袁紹大軍真的在撤退。
這麼一來公孫瓚就敢從北平郡的老巢中出來了!他在確定袁軍撤走後,一定會急不可耐的去收複失地。加之之前袁紹軍謊稱公孫瓚已死,公孫瓚必親自率軍而出,為的是打破謠言,穩定人心。
也正是因此,公孫瓚必然會落入漁陽郡的包圍網!
當公孫瓚到達漁陽郡後,顏良文醜大軍從隱蔽地點重新回來,切斷北平郡和漁陽郡之間的聯係,讓公孫瓚再也縮不回去他的烏龜殼了!
隨後袁紹大軍圍攻漁陽城。
漁陽城可不比北平城,漁陽自古隻有一座城牆不高的城鎮,根本無法固守,比抵禦匈奴而數百年加固的北平城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攻打這座城池可比攻打北平城難度低多了。何況袁紹會在漁陽城內藏一支敢死隊,這支敢死隊偽裝成城中的平民,而到戰時便有奇效。到時敢死隊會在圍城戰時拚死打開一扇城門!如此一來數倍的袁軍必會攻陷漁陽城!
公孫瓚若是在漁陽郡被殺最好,若他拚死逃出,必會逃往北平郡老巢。到那時自然有顏良文醜的大軍進行截殺,縱使公孫瓚再驍勇也無法敵得過顏良文醜的武藝,何況敗軍之將能有多少殘兵?顏良文醜四萬大軍可以說是任何一支部隊的強敵!
擊殺公孫瓚以及他的主力軍隊之後,再去攻取北平郡,屆時隻要在城門前亮出公孫瓚的屍首,北平郡軍民定然無心再守,投降是必然的。即便守,主公已死,軍心渙散,加上兵力之前的損耗,怎麼守的住?
袁尚一番安排,把最有可能擊殺公孫瓚的功勞給了顏良文醜,如此一來河北兩位猛將同時也是袁尚的姻親成為此次戰役功勞最大的武將,必然會受到袁紹的封賞。從而進一步加固袁尚與二將的關係。
公孫瓚一死,則幽州可以重新被袁紹掌握,到時隻需把天子詔令不能遵守的責任推到公孫瓚身上即可。袁紹可以說自己撤出幽州,但是公孫瓚窮追猛打,袁紹不能坐以待斃,況且公孫瓚窮追猛打是無視天子詔令,袁紹出兵滅之是為了保障天子的威嚴。總之扯皮推諉即可。
到時隻要占領了幽州,同時保全並州和冀州,袁紹便成為合三州之地的天下第一大諸侯。想必曹操在與袁術、呂布的對峙中,不敢再通過天子詔令責罰袁紹。不然那個時候惹惱了袁紹,後果可不是他曹孟德能承受得起的事情。
至於幽州停戰和濮陽之地的事情,袁尚在信中推薦目前在鄴城賦閒的袁熙去辦。袁紹回複天子詔令時,可以答應撤軍,這樣也好順勢麻痹公孫瓚。而撤軍得有條件,就是曹操首先割讓濮陽之地。袁熙此去濮陽,就是去接手濮陽之地。濮陽的曹軍守軍是夏侯淵,他肯定不會那麼痛快的把土地給袁熙接手。
這麼一來袁紹沒有拿到天子承諾的濮陽之地,就算幽州之戰違背了天子詔令,也可以把責任推到曹操或者夏侯淵身上。
從外交方麵,輿論方麵,袁紹便可以又爭取到幾分好處,為自己攻取幽州找好和曹操推諉扯皮,口水戰的口實。
袁尚的私心也很明確,袁熙此去濮陽,其實是以身犯險,沒準夏侯淵以及其部屬會在摩擦中擊殺或者扣押袁熙,或以袁紹的第二子為人質。
這麼一來袁尚可以借刀殺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奪嫡競爭的二哥除掉,而且自己不必背負弑兄的罵名。很多事情,外人如果做了,會比自己做要好的多。
即便曹操不殺袁熙,拿他當人質是有可能的,袁熙身在曹營那也不可能再參與奪嫡了。袁尚這次要好好的利用自己的嶽父大人為難一把袁熙。
袁尚的書信還有司馬朗親帶的漢天子詔令,總算在袁軍的保護下送達到袁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