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聖人的建議,於謙自然是認同。
大明正在扭轉下坡趨勢,稍微拐一拐,遍地都是機會。
可以說,現在朝廷十分缺人。
人力、財力、物力,這三者都是交織在一起的。
濃縮起來,就是一座城。
有時候,就算有解決方法,也需要等待時間。
“該當如此。”
於謙歎了口氣,知道這事情也急不得。
“不過,如今沈陽還有土城,可以適當開始進行建設,臣覺得,衛所乃一時之計,近日來調查,多有吃空餉喝兵血之事,適當裁減,將軍戶改為農戶為上策。”
都是種田,當兵給上司剝削,當農給地主官員剝削,雖然大差不差,但農戶本質上比軍戶稍微高一點點。
朱祁鈺點了點頭,於謙要做這事,前期軍改鋪墊已經有了底氣,裁衛所之兵,並不會讓軍戶反感,相反,底層士兵隻有被剝削的資格,肯定會擁立這項政策。
“準,但要循序漸進。”
朱祁鈺知道,這是多餘的話。
“臣明白。”
於謙微微屈身,隨後喝了口茶,繼續道“既然陛下有了定論,老臣也該去辦事了,就不多留了。”
既然決定了該怎麼做,於謙那雷厲風行的作風就展現了出來。
“去吧。”
朱祁鈺也不多留,於謙來找自己,也多是公務,這人就是沒什麼人情世故的人。
大明最強輔助,並不是那什麼於謙,而是朱祁鈺自己。
打好輔助,不需要非常高超的操作,知道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技能就夠了。
現在陳循有錢,於謙有兵,缺的就是吏部的人才了。
這個朱祁鈺就算再急,也沒有辦法,後世有九年義務教育,但那也要九年,而今,儒家教育下的讀書人,雖然拔尖的人一般也是可造之材,但是大明要的是大量的中基層。
當前的教育資源,朝廷投入都被地方宗族給截胡了,科舉選上來的,鄉情濃厚,將家族擺在國家之前。
朱祁鈺用自己的錢建立學校,現在小學生都可以當會計了,而且陳循還覺得很好用,這是一個好消息,但還不夠。
從遼東運往京城的肉食越來越多,雖然還很貴,但是京城的中層百姓隔那麼一些日子,也能吃上一頓肉食。
生活質量的提升,反過來刺激著京城的市場。
大明的內需循環隻會越來越大,從京城往外輻射,直到將大明的經濟重心從南方拖到北方。
特彆是在朱祁鈺加強了戶籍的流通性,這樣的情況更加明顯。
山西商會的棉花在倉庫直接完成第一批的交割。
席銘看著製衣坊的人將棉花直接運送入城中和城外的兩處廠房,心中難免有些疑惑。
如此大量的棉花,光憑兩座廠坊就能消化嗎?
而且,若是京城的人看到如此多的棉花出現在街頭,那麼棉花漲價的速度必然遭到打擊。
目的的不同讓席銘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