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二桃殺三士,仝寅拿出的桃,表麵上是太師之位,其實本質上,這些王,看上的也是汗位。
韃靼如今對於河套的掌控程度其實不如大明。
隻不過,大明這麼一個口子,也沒有多餘的人力往裡麵填,不如就讓這些人住下。
朱祁鈺的心胸還是挺大的,包容這些人,也不是什麼難事。
原本,河套有著明軍虎視眈眈,外來的韃靼還能同仇敵愾,但時間久了,發現明軍僅僅是固守城池,完全沒有驅趕他們的意思。
戒心逐漸放下之後,沒了外敵,那就內鬥。
當然,這並不是仝寅的最終目標。
按照朱祁鈺和於謙的想法,這些王,並不是扶持對象,在裡麵需要再添幾把火。
大明要養一隻名為覺醒的狗,看似覺醒,實則忠誠。
光是仝寅對於上層的挑撥,還不夠。
朱祁鈺手指在桌麵敲著,照這麼下去,其實他不需要再多做什麼,大明就是比韃靼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四夷館那邊的蒙古館可以用。
作為大明的外國語學院,裡麵大多都是歸附而來人。
置譯字生、通事,通譯語言文字,除了教明人外語,也教歸附之人官話。
隻不過,教出來的歸附之人,很少回到他們當地發光發熱。
心中作出決定,朱祁鈺便對興安道“讓禮賓司的人挑選幾個心向大明的夷人,賜通事教諭之職,帶俸,去大同教書。”
四夷館雖然教外語,但是所教的學生在基數麵前,顯得很少。
而學習外語的明人,最多的便是錦衣衛和禮賓司的人,因為工作需要。
文化交流最基礎的語言,大明在開國初到永樂都有重視,可是隨著下西洋的停止,這項翻譯教育也漸漸沒落了下去。
同時也導致了後期通事多由外夷擔任,而這些夷人,自然視夷為親,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中,直接影響到了雙方的溝通。
這對於文化滲透很不友好。
彆以為你將大儒往蠻夷之地一扔,儒家文化就會很自然滲透,語言不通的前提條件沒解決,這方麵想都彆想。
所以,朱祁鈺不僅要讓夷人學官話,還要加大對四夷館的扶持力度,讓明人也去多學外語。
這對於大明來說,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興安沒有什麼問題,直接躬身領命。
當然,興安沒有離開,這種事情,並不需要他親自去吩咐,他隻需要記下,然後讓人去辦就行。
“還有其他事嗎?”
朱祁鈺開口問道,似乎對於自己的親子時間不夠而不開心。
“南京有傳言,孫氏與藩王勾結。”
興安當即便開口說道“經緝事廠核實,孫繼宗與孫顯宗確實與伊王、魯王有所聯係,不過,也多是商業往來,不僅如此,當初成山伯王通獲罪奪爵後,生活困頓,會昌伯孫忠還贈與數十頃肥沃田地…”
因為有傳言,所以興安當即將孫氏的一係列人際關係給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