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_崇禎重振大明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崇禎重振大明 > 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

第108章 特賜元士出身(1 / 2)

崇禎重振大明!

把特賜同進士拆成兩件事情,朱由檢詢問之後,眼見群臣態度不一,再次祭出舉手之法,讓群臣舉手表決。

第一件事,特賜同進士,不出意料地被絕大部分進士出身的文官反對——

他們都認為進士是考取而來,不能被皇帝特賜。

就算有大臣想支持,也要顧忌輿論。

第二件事,特賜出身,爭議開始出現,沒那麼多官員反對——

畢竟他們的子弟能夠蔭官,怎麼能不給出路呢?

之前反對特賜同進士,是站在進士立場。這次讚同特賜出身,是站在家族立場。

大明能世代考取進士的家族是少數,文官傳承很不穩定。所以在察覺到軍籍進士的優勢後,文官從最初的對武蔭不屑一顧,到現在得意地稱為“延世金吾”,對錦衣衛世職趨之若鶩。

所以他們對特賜出身並不反對,覺得如果能立下功勞讓自家子弟被特賜出身,更有利於家族傳承。

最終,特賜出身這件事,在朝堂勉強獲得通過。群臣需要商議的,是這個出身的名字。

有些文臣不想起個好名字,就像之前不想特賜同進士一樣。這些人表示乾脆直接用“特賜出身”算了,或者是更符合規範的“賜特用出身”。

這件事曆史上還真發生過,就是崇禎十三年庚辰科,崇禎皇帝有感人才匱乏,特命舉人貢生就試教職者,悉用為部寺屬官、推官、知縣。這二百六十三人,號為庚辰特用。

這些人任官是進士待遇,卻沒有進士身份。很多地方誌把“賜特用”列入本地進士名錄,其實是種誤解。這些人其實不是進士,沒有被特賜進士身份,和宋朝的特奏名並不相同。

如今特賜出身的事情提前,朝堂上就有官員提出這個意見,認為稱他們“賜特用出身”就行,不用另取名字。

朱由檢當然不願接受這麼隨意的稱呼,理都沒理提出這個說法的官員,讓群臣繼續商議。

禮部首當其衝,尚書來宗道收到風聲之後,就思考過這件事情,此時出言說道

“《禮記》曰天子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

“洪武二十二年,太祖任命了八十一給事中,恰合古元士之數,因此改給事中為元士。又以六科為事之本源,改為源士。後來複稱給事中。”

“臣以為可稱特賜出身者為元士,特賜元士出身。”

這個稱呼不錯,而且太祖曾經用過,沒有什麼忌諱之處,許多人表示認同。

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元士這個稱呼太好,應該再改一個。

區區特賜出身,如何當得起元士?

元士的稱呼在朱由檢聽來還算不錯,發音類似“院士”。想到自己以後或許會建立科學院設置院士,朱由檢向反對的人道

“不稱元士的話,稱為明士如何?”

“被特賜出身的,都是大明國士!”

這個稱呼就更好了,那些特賜出身的人如何能擔得起?

在朱由檢提出拆屋後,群臣很快接受開天窗,認同了元士這個稱呼。決定給特賜出身的人,“特賜元士出身”,待遇類同進士。

不過朱由檢的“大明國士”說法,同樣傳了出去。那些被特賜元士出身的,很多以國士自居。

國士這個名稱當然好,但是要求也高。“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這些人被特賜元士出身後既然自稱國士,其他人自然會以國士要求他們。他們對大明皇帝,需要更加忠心。

朱由檢用元士和它的非正式彆稱國士,收買了不少人心。

這些事情,是以後實施時出現的,朱由檢當然不知道自己的隨口一句話,引發出這樣的變化。

在確定特賜元士出身這個製度後,他迫不及待地使用這個製度,特賜第一位元士



最新小说: 家有長姐 她太乖了,禁欲大叔隻想寵壞她 慶功宴上我癌症曝光,全網淚崩了 穿進洞房被攆,醜女帶著空間雄起 冒名千金尋仇遇真愛 綜盜墓:異界盜墓之旅 生活,生下來,活下去 騎士還是血族,總不能再變聖女吧 天幕視頻,給古人億點點現代震撼 風水長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