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黃袍加身,你們可害苦了朕!
太子朱慈烺,一個富貴而悲劇的人物。
他出生第二年就被立為皇太子,從小接受良好的儲君教育,為人正直仁義。
然而自古以來,皇帝即位後不久所生的太子,都沒有好下場。
如紂王、劉劭、趙桓、朱厚照等,以及後來滿清的胤礽。
此不祥之兆,在朱慈烺身上同樣應驗。
曆史上,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入北京。
崇禎皇帝在自縊前,將太子朱慈烺托付給成國公朱純臣,命朱純臣統領諸軍輔助太子朱慈烺。
沒想到,崇禎前腳上吊,朱純臣獻出齊化門,投降李自成,把太子朱慈烺給賣了。
李自成命太子下跪,朱慈烺昂然挺立,斥其不配,但求一死。
李自成一看這太子有點東西,考慮到他沒有罪過,便封他為宋王。
此後出征山海關,也將其帶上,威脅吳三桂等人。
一片石之戰,李自成大戰吳三桂,遭到八旗軍偷襲,大敗而歸,朱慈烺落到吳三桂手中,後來銷聲匿跡。
再後來北京和南京發生“南北太子案”,有二人自稱是太子朱慈烺,分彆被滿清和南明朝廷斬殺。
朱慈烺的真正下落,成了曆史謎題。
曆史上,他並非重要之人。
但在周鑒心中,大外甥的存在,可決定天下大勢!
即便大明亡了,隻要將太子護送南下,便可重立朝廷!
大明是兩京製,南京也有一套朝廷班底,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錦衣衛等衙門俱在,且有官員駐守。
隻要去個皇帝,朝廷便能迅速運轉。
曆史上朱慈烺沒能到江南,讓江南史可法那幫人,因擁立新皇而陷入激烈的黨爭之中。
南明小朝廷在鬥爭中土崩瓦解,短短一年內出現三個皇帝,幾方勢力分散,不僅無法形成統一抗清戰線,反而自相殘殺,嚴重內耗。
若是太子朱慈烺在,他將名正言順的成為皇帝,內部矛盾將大大減少。
周鑒要做的是,培養太子朱慈烺,做最壞的打算,以備不時之需。
到時候大不了帶著大外甥跑路,學曹丞相那般!
“春哥兒,你可知鬆錦大戰,我大明為何會敗給建奴?”
安慰好太子,周鑒鄭重詢問。
將來,滿清是大明最大的威脅,他必須要讓太子了解這個可怕的對手。
朱慈烺道“父皇說建奴凶悍狡詐,貪婪無道,他們多年作戰,戰力應強於我邊軍。”
周鑒點了點頭“此乃其一。”
其實鬆錦之戰戰敗的原因有很多。
周鑒酷愛曆史,上學時曆史學科基本滿分,甚至比老師懂得都多。
今日,他親自當一回老師,為太子朱慈烺授課,分析遼東一係錯綜複雜的關係。
“首先,兵力對比咱們和韃子旗鼓相當,都是十幾萬人馬。”
周鑒了解,為了打這場戰爭,大明結集了所有九邊精銳。
清廷那邊,皇太極也幾乎抽調了滿清所有青壯。
如果滿清戰敗,就徹底殘了,至少二十年內一蹶不振,甚至有亡國滅種的風險。
皇太極為了這場決戰,提前做足了準備。
先是將後金改國號為“大清”,加強君權,大封爵位,提升凝聚力。
又在崇禎九年和十一年發動兩次南下,試探大明邊軍防禦。
同時入侵朝鮮,征服蒙古,與他們結盟。
以往大明會從蒙古和朝鮮派出小股部隊出擊,對滿清後方形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