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興派人將第一組俘虜帶到遠處的空地上。
周鑒等人繼續躲在壕溝裡,通過潛望鏡觀察。
隨後,一名驗官拿起一枚手榴彈,小碎步跑到。離第一組俘虜大概40步遠距離。
拉開圓環,將手榴彈扔向了那第一組俘虜。
此時,這幫喝的爛醉的俘虜手中還端著酒碗,被酒精迷昏了大腦還在互相吹牛逼“待我們參加了明軍,繼續殺人放火,搶錢搶娘們……”
一顆手榴彈扔到了他們麵前,木柄處冒出白色濃煙。
一名俘虜望向手榴彈“這是什麼東西啊?”
邊說邊伸手去夠地上的手榴彈。
“轟!”的一聲巨響,一團黑色濃煙滾滾冒出。
手榴彈爆炸還引燃了俘虜碗中的烈酒,隨後冒起一團大火。
六個日軍俘虜橫屍當場。
驗官來報,六個俘虜,沒有一具完整的屍體。
斷胳膊的,斷腿的,腦袋開花的,腸子撒出來的……
身體上冒著很多血口,不停地噴血的,惡心味飄浮!
前去觀察情況的驗官,當場嘔吐。
周鑒雙手鼓掌,很是滿意。
剩下的幾組俘虜,分彆進行了,各項試驗。
檢驗分散情況下手榴彈爆炸效果。
檢驗身穿鎧甲的情況下,手榴彈爆炸效果。
檢驗臥姿情況下,手榴彈爆炸效果。
臥姿情況下,手榴彈的爆炸效果並不理想。
當然,在以冷兵器為主的時代,臥姿作戰基本上沒有用武之地。
因為臥姿會破壞隊形。
其次是身穿鎧甲的情況下,爆炸雖然可以殺傷人員,但是到不到那種斷胳膊,斷腿的效果……
周鑒要求軍器局加大生產,安排人員日夜加班,提高手榴彈的產能。
目前淮安府軍器局還在研發一款新式火槍,後膛填裝槍。
火藥問題已經解決!然而精鐵卻是個大難題!
明朝的製造以手工業為主,很多東西都是靠人工敲敲打打弄出來。根本達不到後世工業生產出來的精品。
尤其是精鐵的製造。
因為後膛槍最鋼管的氣密性,以及彈簧片,而生產彈簧鋼片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
彈簧鋼片的彈性對韌性要求極高。這與碳鋼的含碳量,以及純度有關。而此時,明朝的技術仍然普遍使用的是低碳鋼。
鑒於此時,歐洲已經開始嘗試,使用蒸汽機帶動大型衝壓鍛造鋼材。
要研製出合格的後膛填裝槍,是需要工業發展作為基礎的,隻有更優質的鋼材作為槍管,這時的槍炮技術才會得以發展。
後膛槍的出現還是在1841年,普魯士軍隊采用。在薩多瓦戰役中,裝備後膛槍的普魯士士兵隱蔽在灌木叢中,輕鬆的向奧地利軍隊開火。這場戰役造成奧地利士兵死傷八萬人。
彈藥從槍尾裝填,每分鐘裝兩發子彈。
後膛槍的士兵可以臥姿裝填,大大提高的士兵的生存能力和隱蔽性。
簡單來說吧!後膛槍一旦問世,之前所有的武器在後膛槍麵前,都是排隊槍斃。毫無招架之力。
科學技術率先服務軍事!
誰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誰就掌握的戰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