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來了,我請你喝白事可樂。”
“你買這麼多乾什麼?”
“他呀,要瓶蓋對獎說是照相機?”
“你也信?”
“這不是過年嗎?大家都要喝飲料,順便看能不能兌獎。”
“這都是資本的運作,你學到哪個地方去了?你忘了菲國發生的事情?”
“什麼事?”
“前幾年,開蓋有獎,最高獎金四萬漂亮元,當時菲國的居民都瘋狂了,取錢買飲料喝,很多的蓋子,開獎數是349,沒想到一統計有80萬人。”
“兌上了嗎?”
“你覺得可能嗎?說是印刷工人搞錯了,本來隻有兩個瓶蓋,沒想到印了80萬。”
“後來呢?”
“又說號碼錯了,換了一個號碼,但是也有很多人,他們就不認了,兌不起了瓶蓋。”
“這麼大的公司,有點過分了吧?”
“資本主義逐利,要臉就沒錢,要錢就沒臉。”
“後來呢?”
“後來有人就看見了商機,讓人交會費,他們打官司。”
“這能打贏嗎?”
“唾手可得的東西沒有了,心不甘又加大投資,虧的更多。”
“太過分了吧!下次我再也不喝他們的飲料了。”
“時間可以洗滌一切,這不是你又上當了。”
“我去退了。”
“彆去退,大過年的給彆人找不痛快。”
“的確有這件事,我在學法律的時候翻到了這個案例,他們幾次的改口,民眾都不能接受。”
“賀總,結果呢?”
“你覺得呢?還是多讀點書。”
“姐,你怎麼知道這麼多?”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陳叔叔,彆退了,這個挺好喝的。”
“賀俊鵬再好喝,每天隻能喝一瓶。”
“那弟弟的呢!”
“一樣。”
“啟航,啟超,你們也可以喝。”
“蘇軟軟,我是不是被我們家孩子套路了?”
“把不字去掉,等著楊小貝收拾你!”
“這兔崽子!”
“大過年的。”
“你爺爺和奶奶怎麼沒有來?”
“在家裡待習慣了,不願意出來,不管他。”
分了兩桌子,年輕人一桌,老年人和孩子們一桌。
中午大家都沒有喝酒,因為晚上還要包餃子。
“軟軟,蘇凱瑞和他父親邀請我們初三去吃飯。”
“什麼!!!”
“這麼大聲乾什麼?你小爺爺的大兒子父子倆邀請我們。”
“爺爺不是,上次吃飯都這樣了,還吃飯。”
“說是你小爺爺,上次氣病了,這次吃飯給我們賠禮。”
“我的媽呀,我真的服氣了。”
蘇軟軟忍不住扶著額頭,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奶奶和霍振國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怎麼樣?奶奶說的不錯吧?你們這有他們想要的東西,隻要沒得到他們就沒有下限。”
“還有誰?”
“吳大力母子兩個。”
“我現在給蘇凱瑞打電話,我們這邊也要多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