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在前麵的“世道人心”各章中,我們也討論過這個話題,大家反觀自身,誰也不敢說自己是聖賢,那麼由億萬個我們這樣的人組成的人民,怎麼可能就成了好人民、正確的人民?
易是啊。說到民貴論,難免會想到孟子,不過西方人如今也是民貴主義啊,他們又沒學過孟子,怎麼比咱們這邊還要厲害?
米西方都是低年級學生,思想中的野靈意識比較強,他們那邊就沒有過什麼君貴的曆史,等到自由思想一泛濫,自然就是民貴主義了。
易呃,這樣子啊。老師,為什麼孟子把孔子的思想理解偏了呢?
米內因是孟子的靈魂級彆比較低,最多也就是宇工級,天道感不深刻。外因是孟子一生比較順,彆看他寫出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是他的人生還真沒經受過很大的磨難,缺乏困苦逆境中的深刻的感悟,研究出的思想就比較表麵化了。
易是嗎?我查一查孟子的生平……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魯國鄒地人,鄒是魯國的附屬小國。孟子生於公元前372年,他從小學儒習禮,十五歲入學,“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的門人”。約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孟子在鄒魯一帶收徒講學,門生數百人。
後領弟子周遊列國,推行仁政。遊說梁(魏)、齊、宋、滕、魯等國。公元前319年,齊宣王繼位,恢複“稷下學宮”,成為政治谘詢、學術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諸子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孟子再度前往齊國,被齊宣王聘為客卿。
孟子在稷下學宮較全麵、係統地闡明了仁政理論,曾使齊宣王受到很大鼓舞和讚賞,但齊王欲武力稱霸諸侯,與孟子產生分歧。政治抱負難以實現,孟子便離開齊國返歸鄒地。
回到鄒地後,在家鄉興學辦校,廣收門徒,與萬章、公孫醜等弟子答疑解難,編著《孟子》。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
米你看看,孟子的人生跟孔子的人生相比,那可是太順當了,除了小時候跟著搬了三回家,彆的就沒啥故事了,為啥沒故事了呢?這就像寫小說一樣,如果文章中沒有坎坷沒有波折,隻有幸福生活,那就沒法寫了。
孟子一輩子就是求學、講學、周遊講學、入宮講學、回家講學,這是一個學者完美的一生。齊王雖然沒有采用他的學說,卻還是對他給出了充分的肯定,在儒學餘蔭下,生前享受的是專家待遇啊,在戰國時期還能活80多歲。
易額,這和我印象中那個充滿浩然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孟子形象,可相差太多啦。
米我現在稱其為孟子,而不是孟軻,是因為他寫了不少勵誌雄文,也算在文學上對社會有些貢獻,而不是因為敬重他的理論和生平事跡,一下,孟子當年那是很有架子的。
喜歡人間悟道成仙指南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人間悟道成仙指南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