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與崔氏的家族私兵廝殺成一團的虎衛甲士,以及被樂進陣斬的首領,崔禾瞬間手腳冰涼。
這一瞬間他想了很多,為什麼越州軍會這麼強?
這種精銳之軍,王瑾是怎麼在這麼短時間內培養出來?哪怕是有王氏支持也不可能!王氏本家都沒有能拿的出手的步軍!
這不合理!很不合理!一定是有什麼崔氏沒有想到的地方,一定有陰謀!
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平叛,可能不僅僅是廢帝之爭,也不僅僅是崔氏與王氏兩個世家集團的鬥爭,可能還隱藏款著崔氏上下都沒有看透的陰謀。
深呼一口氣,強行穩住心神,鎮定下來的崔禾遠眺。
戰場之上喊殺聲、馬鳴聲、金鐵交擊之聲不絕於耳,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血腥而殘酷的交響樂。兩軍交接之處此時已經屍橫遍野,有的士兵甚至被踩踏得不成人形,有的則倒在血泊之中,身上插滿了箭矢和刀槍。鮮血彙聚成一灘灘猩紅的湖泊,宛若潺潺小溪一般流入廖河,河水硬是被染得鮮紅如血,仿佛一條流動的血河。
他現在不能慌,更不能亂,他自幼便明白一個道理,慌亂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會犯錯。
看著死傷比例遠超越州軍的叛軍,崔禾選擇暫緩攻勢。
有著軍中領兵經驗的他深知,當軍隊在戰場上陷入劣勢,如果將領繼續強行命令士兵衝鋒陷陣,不僅會讓士兵們的士氣大受影響,還可能引發嚴重的嘩變現象。這並非誇大其詞,特彆是像他們現在這樣一支臨時拚湊而成、成員間彼此陌生且缺乏紀律約束的雜牌軍更是如此。一旦發生嘩變,這些士兵將毫不猶豫地對周圍的同伴動手。因為他們並非正規軍出身,麵對壓力和困境時,往往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
隨著崔禾的軍令傳遞下,叛軍漸漸止住攻勢開始鬆散的撤退,沒有掩護,沒有陣型,幾乎是站住腳扭頭就往回走,被越州軍又趁著陣型散亂之時,殺傷了一批落在後麵的。
急得崔禾立馬下令將中軍後移,並組織防線,以防越州軍趁亂突襲。
然而,樂進卻並沒有下令進攻,反而命令部隊逐漸收回追殺的部隊,再次好整以暇的列陣。
雖然樂進有把握在此刻出擊必然能擊潰叛軍,但是他想要的卻不是擊潰。
樂進知道王瑾派他來的用意,擊潰這支叛軍不是主要目的,重要的是練兵,以及更可能多的殺傷,他麾下這支五萬人全員是係統士卒,可以充分吸收經驗值。
倘若一舉擊潰這支叛軍的話,這群人滿山遍野的四處奔逃,到時候追起來還是很麻煩的。
樂進要給崔禾留下一絲希望,吊著他在這裡死磕。
不出所料的是,崔禾確實沒撤,而是咬了咬牙準備繼續下一波攻勢。
崔禾不在乎傷亡如何,他現在統領的這支叛軍死乾淨了他都不心疼,但是他怕耽誤了時間,豐縣被破,更怕沒辦法將王瑾按在蜀州,他要儘可能的削弱王瑾的實力,確保宗恒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這個時候,隻要多殺死一個越州軍,都是賺得!
當然了,前提是得維持住不能潰敗。
再次組織好攻勢的叛軍,繼續向著嚴陣以待的越州軍發起進攻。
然而令人絕望的是,任憑他們如何努力,都無法擊穿越州軍那堅如壁壘的防線。
饒是不少自認身手不俗各家門客,在陷入敵陣之中,在那一麵麵近一人高的大盾的擠壓之下,靈巧的身手無法輾轉騰挪,身法優勢被抹平。
不精通合擊之術的他們在混戰中往往是以一敵多,應付著周圍密密麻麻捅刺而來的長槍。
隨著死傷越來越多,叛軍開始畏縮不前,他們沒有死戰不退的決心,能出現在這裡,一是為了厚賞,而是被裹挾,哪能有效死命的心思。
看著叛軍拉胯的表現,崔禾沉默良久,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