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淳化鎮審案_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 第108章 淳化鎮審案

第108章 淳化鎮審案(1 / 2)

搞死他們這些小吏就跟捏死螞蟻一樣容易。

所以沒有人敢不把葉瑾的話放在心上。

紛紛朝葉瑾拱手行禮,大聲道,“屬下小人領命,必不敢推諉懈怠。”

“好、都去準備吧,一盞茶之後,我們就出發淳化鎮。本官倒要看看,是哪兒來的宵小,竟敢在本官的轄區內犯

事…”

淳化鎮距離上元縣縣城不遠,直線距離大概有二三十裡。。

不過如果沿著官道走的話,差不多得有五十裡地。

就算是騎馬都得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上輩子,葉瑾在看電影和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八百裡加急”這幾個字,就想當然的以為一匹馬一天可以跑800來裡。

這其實是一種誇張的說法。

表示這份文書十分緊迫。

換句話說,就是一份文書的緊急程度分為101novel.com0裡加急,400裡加急,600裡加急,800裡加急等等。

而且也不是一匹馬跑完全程,而是像接力賽一樣一匹馬負責跑一段距離。

有時候是換人換馬,有時候是換馬不換人。

傳遞消息的人可以不換,但是馬是一定要換的。

因為馬的體力真的支撐不了一天之內跑完數百裡的距離。

而且不管是哪個朝代都會興修官道,一方麵是為了商路暢通,促進經濟繁榮,另一方麵就是為了傳遞消息,讓中央朝廷能夠更好的管理這片廣袤的國土。

這一條條通往全國各地的官道,就是一條條“高速公路’。

在每一條官道的沿途,朝廷都會設有驛站。

驛站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一是接待迎來送往的官員,官員是有資格在沿途驛站白吃白住的。

二是傳遞加急文書。

每一間驛站不但有驛丞和驛丁,還會飼養多匹戰馬,專供傳遞文書之用。

畢竟古代不像現代這麼信息發達。

就比如說一條某地發生叛亂的奏章,如果沒有沿途驛站傳遞消息的話,往往奏章剛剛遞到皇帝的手裡,叛軍已經打到家門口了

舉個例子,根據史書記載,唐玄宗天寶年間,胡人安祿山叛變,身處長安城的唐玄宗六天後就知道了消息。

這可了不得,要知道安祿山起兵造反的地方可是在範陽,也就是今天的燕京附近,距離長安數千裡之遙。

然而僅僅六天之後,長安城裡的唐玄宗就得到了安祿山起兵造反的消息。

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唐朝時期驛站製度就十分發達了。

隋唐時期,中央朝廷興修的官道以長安為中心點,向四方輻射,直達邊境地區。

這些官道沿途都會設有驛站,大概是每30裡就會有一處驛站。

朝廷對驛站傳遞文書的行程也是有明文規定的,如果是加急文書的話,快馬一天要行六驛,也就是180裡。然後就會在下一個驛站換人換馬,接著傳遞文書。

到了老朱建立了大明帝國,他更是將驛站製度登峰造極,推向高潮。

大明的國土麵積雖然不是曆代王朝中最大的,但是驛站數量絕對是最多的,而且功能十分齊全,分為水馬驛、急遞鋪、遞運所等等。

專門從事驛站行業的人員也多達二十多萬人。

隻是到了明末崇禎年間,勤奮但是多疑的崇禎皇帝為了削減開支,居然裁撤了全國的驛站。

陝西有一個驛丁因為沒有了領工資的地方,就毅然決然的加入了農民起義軍。

然後十幾年後,這個驛丁率領一支大軍直取燕京城。

崇禎皇帝被逼的殺妻滅子,然後自掛東南枝。

不過在清軍入關之後,問鼎中原之後,又將老朱的這一製度重新撿了起來,並一直沿用到清末。

足以證明驛站製度生命力之旺盛。

也說明這一製度是一項十分實用有效的製度。

淳化鎮就有一處驛站。

淳化鎮地處上元縣縣城西北方向,與鳳陽府天長縣毗鄰。

因為地處應天府與鳳陽府兩府交界處,所以商業比較繁華。

如果是往日的話,這會兒鎮內鎮外已經擠滿了趕集的人了。

但是今日早上突然爆出了好幾起入室奸擄的案子,導致鎮上人心惶惶,很多女眷甚至都不敢出門了。

至於受害者家屬,也都一個個垂頭喪氣的在巡檢司衙門門口等候消息。

巡檢司衙門與驛站毗鄰,都位於鎮子前的官道隘口處。

葉瑾他們抵達的時候,巡檢司的兵丁和驛站的驛丁正對來往的行人進行盤問呢。

“是葉縣尊來了…久””



最新小说: 我有一隻幸運懷表 柯南:我被小哀找到了 都市美女如雲 水滸王倫 草包翻身:牛X皇妃 相親對象竟然暗戀我多年 諸天:我拯救全人類 輸送愛戀 穿越成老祖,開局嚇壞小丫頭? 毒寵棄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