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葉瑾掘了江南所有讀書人的祖墳?_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 第225章 葉瑾掘了江南所有讀書人的祖墳?

第225章 葉瑾掘了江南所有讀書人的祖墳?(1 / 2)

大明我在明朝當縣令!

馬皇後皺了皺眉頭,“你的意思是,這個道衍和尚的野心很大?!”

葉瑾點了點頭。

然後對正在喝粥的小胖子說道,“反正你少和那個野和尚打交道,知道了嗎?!”

小胖子一臉不耐煩,“知道了知道了,你都說了百八十遍了。”

“咦,找抽是吧?!”葉瑾就要拿筷子抽他,但是小胖子趕緊就往馬皇後身後躲。

一時間,整個飯廳雞飛狗跳起來。

好不容易吃完飯,葉瑾正要去前院辦公。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擊鼓聲響了起來、

這個擊鼓的聲音很大很密集,幾乎整個上元縣縣城都聽得到這麼密集的鼓聲。

“這又是怎麼回事?!”葉瑾立即皺起了眉頭。

因為他已經聽出來了,這個鼓聲正式縣衙門口的鳴冤鼓。

又有人敲響鳴冤鼓了?!

所以葉瑾不再怠慢,趕緊就朝前院走去。

剛剛走到一半,姚廣孝和陳洲就已經匆匆而來。

見到葉瑾之後,二人趕緊迎了過來。

姚廣孝雙手合十,朝著葉瑾說道,“阿彌陀佛,大人,貧僧正要來尋您呢。”

“怎麼又有人敲響了鳴冤鼓了,到底是怎麼回事?!”葉瑾沉聲問道。

姚廣孝和陳洲對望了一眼,才回答道,“是有十幾個書生,也不知道有什麼冤情,突然就敲響了鳴冤鼓了……”

說著陳洲將一疊狀紙遞了過來,說道,“大人,這是他們遞交的狀紙。”

葉瑾一臉疑惑的接過狀紙,匆匆掃了一眼,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釋然的神色,“嗬嗬,這些窮酸秀才們終於等不了了嗎?!終於知道反擊了嗎。”

原來這些書生都是國子監的監生,來上元縣縣衙就是專門為了袁秀英一案而來。

袁秀英一案通過有心人的傳播,現在早就傳遍了大江南北了。

而針對袁秀英的懲處主要分為兩派,一派以頑固的讀書人為主,覺得不管出於什麼緣故,袁秀英謀殺親夫就是罪該萬死,千刀萬剮淩遲處死都不為過。

因為如果不這樣懲處袁秀英,他們辛辛苦苦維護了幾千年的道統就徹底崩塌了。

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

但是在那個時代儒家學派並不是社會的主流,相反,法家更吃香。

就比如說秦國,就是因為重用法家的幾個人才才從偏西—隅之地,然後成功統一全國。

但是法家太過於嚴苛了。

如果有十分惡劣的外部環境,通過嚴酷的律法維護統治不會引發什麼問題,反而會讓上下一心。

但是當外部壓力消失之後,再繼續使用嚴酷的律法會讓26內部分崩離析的。

所以秦朝僅僅一二十年就被推翻了,就是這個緣故。

後來劉邦建立了大漢朝,治國思想是道家的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在建國之初很有效果,對恢複生產很有幫助。

但是等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道家的無為而治又成了發展的絆腳石。

所以到漢武帝時期,治國思想就變成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然後儒家思想就從漢武帝時期,一直延續到今天。

現在有人企圖想給謀殺親夫的袁秀英翻案,不等於是掘了儒家道統的根基嗎?!

此時的上元縣縣衙門口,已經人頭攢動了。

今天是七月十三,並不是衙門發放告牌的日子,所以按道理來說今天應該不會有人敲響鳴冤鼓告狀的。所以縣城裡的百姓也都各自忙著各自的事情。

但是在辰時七刻早上八點45分左右,上元縣縣衙門口的鳴冤鼓突然被人敲響了,鼓聲之激烈,幾乎震驚了整個上元縣縣城,所以喜歡看熱鬨的上元縣百姓一個個都放下了手裡的活計,紛紛朝衙門這邊湧了過來。

並不是上元縣的百姓一天天閒著沒事做,而是他們最敬愛的縣尊老爺審案的過程十分跌宕起伏,妙趣橫生。。

而且再複雜的案子在他手裡,三言兩語就可以斷出是非曲直出來,斷案的手段讓人歎為觀止。

很多識字的百姓甚至把縣尊老爺斷案的過程用紙筆給記錄下來,然後再賣給那些說書人潤色。

這些說書人把這些案子潤色之後,再改編成評書在各大茶館、酒樓、勾欄戲院戲說,效果十分理想。

所以23隻要等到縣衙審案的日子,從來不缺乏觀眾。

今天雖然不是縣衙發放告牌,排隊審案的日子,但是有人敲響了鳴冤鼓,一定是蒙受了巨大的冤屈。

嗯!

又有一出好戲即將上演了。



最新小说: 秋葉涴紅刀 桃色曖昧,總裁情難自禁 率土之濱:先天直播聖體 我要怎麼說愛你 上交求生遊戲後國家霸榜了 我大方士不欺君誤國還能乾什麼? 天之熾之帝夏 我有一隻幸運懷表 柯南:我被小哀找到了 都市美女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