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能寐
橘貓黃狗不在了
新的貓狗隻是寵物
那個證明和獻媚的對象也不在了
我成了那個人
在另一個十三歲麵前
終於把武誌紅老師的《巨嬰國》看完了,將近五百頁,好久沒看這麼厚的書了。
書買了大半年了,當初在一個讀書節目聽到這本書的介紹,說是武老師的野心之作,刻畫了國人的內心世界。一衝動就買了。
買來好久都沒看,因為突然沒了興趣。一直關注武老師的微博,看得久了,難免生出些不恭的想法。
主要覺得他太主觀,常把自己的經曆想法甚至是幻覺往心理學裡塞。心理學的確不能算是一門完完全全的實驗科學,難免會有些唯心,無法驗證,甚至也無法重複的事例和解釋。弗洛伊德和榮格就提出過許多當時看來很離經叛道的觀點,但他們在驗證的過程中,是大體客觀的,儘量把自己的主觀想法排除,以研究對象的數據說話。而武老師,與其說是心理學家,不如說他是個心理作家,文章中有太多在我看來多少有些牽強的主觀猜測。
一位學者,如果有太強的主觀性,而且喜歡自覺不自覺的把這種主觀臆想當做學術觀點,恐怕會失其偏頗。
至少,他對愛情的觀點,就有太多的假想,和他本人生活中對待愛情的方式也大相徑庭。
武老師在生活中大抵是位愛情的被動接受者,所以他理想或者幻想中的愛情是熱烈奔放,生命力十足,甚至戲劇性和麻煩十足的。他把這種他愛情當做唯一的愛,在微博中反複強調。但事實上,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紀,不同的閱曆,對愛情的理解和需要是不同的,武老師所追求的,與其說真愛,倒不如說一位愛無能者對愛情的幻想。
武老師曾有位野蠻女友,他們的關係,應該完全符合他自己對愛的定義,結果還是分了。分手方式很戲劇化。兩人幾乎同時發了一條微博。武老師說他公司一名女員工離職了,自己祝她今後一帆風順雲雲,最後還帶了一句,網上所謂自己和該員工有感情糾葛一事,純屬造謠。而武老師那位前女友則大方的多,直接說和武大師分手了,從此一彆兩寬,各自歡喜。
原來武老師對待愛情也像屌絲那麼葉公好龍,渴望一個鮮活的生命,神神叨叨了許久,真有了,卻接不住,甚至都不敢承認。
雞湯和科學的區彆之一就是能否能直麵生活。武老師對待愛情,有這麼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不能誠實麵對,很難相信他其餘觀點,有多少真誠,多少虛幻。
當然,我無權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但武老師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愛情觀自己都無法踐行,他其餘觀點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又有多少呢?
武老師的心理學,個人感覺,有點像中醫,介於科學和巫術之間,太天馬行空,太依賴研究者個人的體悟,而缺乏理性的實證。
所以書來了,一直懶得翻。哪怕後來聽說這本書被禁了,雪夜讀禁書的刺激都激不起我看的欲望。
可最後還是讀了,因為前幾天兒子從我亂七八糟的書桌上翻出這本塑封都沒拆的書,問我“這本花花綠綠,上麵有很多小人的書是童話嗎?可以給我講講嗎?”
想想錢都花了,不讀實在浪費,就看了。
晚上在書房邊喝茶,邊看。這書實在是催眠良藥,常常是看幾頁就睡著了,醒來天已大亮,燈白白開了一夜。
武老師今後可以做個催眠大師。
書上的內容他在微博上說了七七八八,沒更多新觀點。武老師雖然長我幾歲,可我們也勉強算是同一代人。他的經曆我大體上都有體會。我們成長於物質和精神都匱乏的時代,童年都渴望物質的豐腴和精神上的激勵而不可得。所以長大了,難免因匱乏而自卑,因少鼓勵而萎縮扭曲,因高壓而反叛躁鬱,因缺乏指引而常陷入混亂。
這迷亂大多源自上一代。
我們的上一代是名副其實垮掉的一代,生於戰亂,長於內亂,一輩子戰戰兢兢,不得開心顏。原本的老傳統被眾所周知的原因打斷了,年輕時亂哄哄打倒橫掃一切,沒繼承到什麼好東西。到老才發現自己成了時代的炮灰。壓抑、埋怨、窩囊、自卑、控製欲強是那一代人的共性,然後把這種負麵情緒一股腦的傾倒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網上才會有那麼多年輕人叫嚷著父母皆禍害。
而時代又發展的太快,年輕一代在心裡還沒做好準備,難免顧此失彼,狼狽不堪。
可知道了自己性格問題的由來,並和父母達成心理上的諒解,真對解決自己心理問題有用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黃河的源頭早就找到了,泛濫的原因也清楚了,可黃河還不仍舊是那條一桶河水半桶沙的地上河?
憤怒、傷心、抑鬱到底是童年經曆導致還是荷爾蒙在作怪,誰也說不清楚。
我承認,童年時光對塑造自己的性格非常重要,可時光無法倒流,人無再少年,把童年的疙疙瘩瘩理順,真有助於我們麵對現在的生活?
或許情緒的宣泄有助於放下那時的包袱,可當下再遇到坑怎麼辦?
其實武老師在書的最後也給了答案,他說書中種種,不過是讓我們對自己有所了解。解決問題,唯有他人的愛和自己的堅強。說白了,就是扛著,最好能找個人陪你一起扛著,心理學,最多給你一點省力的技巧。
或者,在你實在撐不住時,給你打一針雞血。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自古以來,就是這麼解決問題的。
我是不是太理性了,要麼,感性一點?灌一瓶酒,找個美眉,巨嬰般,痛哭一番?
有想喝酒的嗎?
一直在看郭德綱的相聲,那廝每到場麵冷落時時就會撒嬌般對現場觀眾嚷嚷“我們說的好不好,大夥能給點反應嗎?”其實人們交流中會常常一邊說,一邊看對方的反應,然後根據對方的反應來調整自己的思路。
但有時,太注重對方反應,反而會困擾我們自己。
我一次參加競標,現場闡述環節中,甲方派了三名人員聽我講標,老總全程板著臉,看不出反應;那位辦公室主任也板著臉,但每到我講到自認為精彩的地方,她就會對我冷冷一笑,笑的我渾身發麻;還有一位業務主管,隨著我的講解的深入,眉頭越皺越緊,看了他們三位的反應,我的心哇涼哇涼的,要不是心理素質還算過關,我估計都沒法完成講標。講完標,我就垂頭喪氣的回去了,沒想到隔天那公司竟通知說我們中標了。
活乾完,我請他們吃飯,酒過三巡,那位辦公室主任拍著我的肩膀說,上次競標的4家公司,你是表現最好的,無論是方案的思路還是現場表達,都無懈可擊。我趁著酒意,壯膽問了句“既然這樣,我講標的時候,您為什麼老對我冷笑呢?”“冷笑?怎麼會?我那明明是讚許的微笑!”說完,她示範般又給了我一個讚許的微笑,可那笑容怎麼看怎麼都像是冷笑。然後我又問那位業務主管“為什麼我講標的時候你總是皺著眉呢?”“沒有啊,你講的很好,我全程都聽得很仔細。”“你彆理她,”辦公室主任插話了,“這書呆子一認真聽什麼東西,眉頭就皺起來,連我們老總找她談話,她都是皺著眉的。”
“我靠,我差點被你們兩個玩死,”我心裡話“一個讚許時會冷笑,一人認真聽時會緊鎖眉頭,還好我臉皮厚,不然就被你們兩個嚇死了!”
其實我自己也有怪癖,我認真聽彆人說話時,眼神會不自覺的散開,會顯現出一種茫然或者是漠然的神情,人家老以為我在走神。而我認真對待某個問題時,表情會變得非常嚴肅,有些不熟悉的人會以為我在發火。還有,我喜歡用反問句回答一些自認為無足輕重的問題,或許我的語氣不自覺的帶著反諷的味道,彆人會認為我在諷刺他。曾經就有個女孩被我一連串反問弄得差點崩潰。
交流中,當對方的反應不符自己的預想時,心理素質不好的人會心慌,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有些偏激的人甚至會發火(那位被我反問句問得發毛的人後來就衝著我嚷,“你對我不滿意就說出來,用不著老諷刺我!”把我搞得莫名其妙,然後費了好半天勁才解釋清楚,從此我再也不用反問句了。嗬嗬)有些矛盾往往就是在猜測彼此反應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有時候,索性彆管彆人的反應,不管不顧的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然後直接問彆人對此事的看法,這樣反而簡單。
喜歡貓蹤迷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貓蹤迷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