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是諸位皇子約定的期限。
他們隻不過是在諸位皇子的期限之上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和安排。
九位皇子等於占據了九州之地。
而京師也是單獨算一州之地,等於十州。
隻要諸位皇子不出意外的話,那五年後,必然是要超過交州當前這個水準的。
剩下的二十六州之地隻需要有一半達到這個標準,武國的國力就可以衝擊當世第一。
武皇與滿朝文武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為在年初時,交州近七成的官員都被調走了。
而這些官員現在都分布在各州之地,幾乎是都擔任著重要的角色。
武皇還有京師中的文臣們通過李道玄、程不庸、秦淮景等多位老將軍的描述和彙報得知,這些從交州調度出去的官員或許資曆不是很高,但他們治理當地的手段都是一等一的出色。
且,他們所貫徹的治理方案說到底就是交州的這一套。
這無疑是給當地的發展省去了大量的摸索時間。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一定的把握說五年之後能開啟國戰。
隻要當地穩定,且都是按照交州這種模式發展,五年之後,武國國力至少都能翻兩倍。
或許,那時的武國沒有辦法同時鎮三國,但隻要出其不意,先將其中一國打殘,甚至是滅掉,那就有足夠多的空閒去與另外兩國一戰。
也正是因為那次確定了接下來要走的路,上至武皇,下至文武百官,突然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很多。
當天,武皇就召集他們開了一個初步的會議。
會議就是做模擬,模擬五年後的國戰,首先要針對的是誰?
蒼國雖然是四大國中最弱的,但他們人均戰士,且都是騎馬的行家,又是以遊牧為主。
如果要先從蒼國下手,首先就要配合一支可以深入大漠的軍隊。
這支軍隊每人至少都是頂尖戰士的水準,其次,每個人至少要配備五匹優良的戰馬進行更換;
其次,他們深入大漠需要有充足的糧草,或者是以戰養戰。
一旦發動戰爭,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蒼國的主力部隊擊潰。
一旦被大周或者幽國發現,武國將會腹背受敵,同時承受大周和幽國的攻擊。
那時,武國將需要三麵作戰。
雖然武國的諸位將軍們都不怕,但這顯然不是一個很理智的選擇。
經過諸位將軍的推演,最終,這一套方案他們選擇放棄。
雖然諸位將軍都對自己的指揮很有自信,但自信並不等於自負,他們和蒼國戰鬥這些年,又不是不清楚蒼國的優劣勢。
蒼國人一旦意識到不可敵,一定會像是遛馬一樣的遛著他們,他們沒有把握在這方麵勝過蒼國的軍隊。
因此隻能作罷。
第二套方案,進攻幽國!
幽國到處都是寶地,但要想越過和武國邊境的天險,還是有些太難。
光是邊境那些地方的山林、瘴氣就足夠軍隊受的。
武國軍隊還沒有和幽國的軍隊碰上,就先折損了三四成,這還怎麼打?
幽國地域狹長,加上民眾皆都擅長水性。
即便是武國軍隊平安的穿過山林、瘴氣地帶,幽國的軍隊早就已經帶著人逃到海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