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文官製度_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_思兔 

帝國的文官製度(1 / 1)

要想理解帝國官製,首先要理解路易十八時代製定的十四級官秩表是怎樣一種存在,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是波旁文學。反過來,弄懂官秩表是怎麼回事,對深入理解法蘭西文學也是很有幫助的。

曾經的波旁詩歌和小說中經常談論人物的官秩,往往不厭其煩地強調某某人是哪一等級的文官,某某人的軍銜又是如何如何。

為何官秩重要?這是因為路易十四改革之前的法蘭西是典型的封建王朝,知識分子的晉身之路非常狹窄,基本隻有為帝國政府服務這一條路,這條路又分為官僚機構和軍界兩個車道;其餘像律師或經商路線,基本沒什麼出頭可能。

更何況後來發動大革命還是一群巴黎的律師和行會商人,這更是讓剛剛在美洲立足的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如坐針氈。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人在政府中的排名如何,基本決定了他的收入、地位和人脈關係。

和當年路易十四在凡爾賽馴服佩劍貴族一樣,新的帝國官秩也規定了所有官員在公共場合穿什麼衣服,戴什麼肩章,規定了彆人對他們的稱呼,能從事什麼工作。

對很多人來說,官秩賦予了他們抱負、品格,乃至人生意義。它對人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於單就外在而言,五級官員和九級官員看起來似乎都不是一個物種。

這就是為什麼帝國文學家們如此熱衷於描述一個人的官秩,然後根據他的級彆賦予他種種特征,以便於讓讀者一眼就能認出

“啊沒錯,我見過的八級官員不就是這樣的嘛。”

1822年路易十八頒布官秩表的時候附加了很多法令,比如貴族必須服兵役,還有無論出身如何必須從最低的第十四級乾起。

不過這些法令有的被保留了下來,有的被鑽了空子,幾年之後就廢止了,但官秩表基本精神——為所有臣民廣開晉升之路(至少理論上如此)——還是得到了傳承。

乍看起來這十四個等級像是一條均勻的階梯,一步一步往上爬就能達到最頂峰。實際上這條天梯中間有兩個斷崖,把它分成了涇渭分明的三個階層1~5級為頂層,第6~8級中間,餘下為底層。

第1~5級可以認為是帝國的統治階級。一級文官隻任命一人,屬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以理解為英語裡的首相。在陸軍對應的軍銜為元帥。2~4級對應的文官可以翻譯為“樞密院議員”“國民議員”,對應陸軍的各級將軍軍銜。

這些人大多出任中央政府的部長、副部長、以及除此之外的重要職務,在地方也至少是高官級彆的大員。他們是帝國各種政策的製定者,布列塔尼亞的前途掌握在他們手裡,他們個人的晉升都需要皇帝陛下本人裁奪。這些高級文官由於社會地位較一般人太高太遠,在反映當代生活的文學作品裡出現不多,即使出現也都是配角。

順便一提相比於人數稀少的高級官員,和他們同級彆的將軍數量則要多得多,這也和帝國是一個軍事帝國有關。

第6~8級文官之所以屬於第二階層,是因為在1845年路易十九頒布了一個很重要的規定八級以上文官可以獲得世襲貴族地位,相比之下,無論哪個級彆的軍官都可成為世襲貴族,哪怕最低的準尉。

帝國當然不希望世襲貴族數量過多,這就使得九級官員很難擢升至八級,兩級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一般來說,能進入這一個階層的人給人的印象是野心勃勃,對社會明暗規則非常熟稔。

9~14級屬於帝國的基層公務員階層,在1847年時這個階層占所有文官的一半左右。前兩個階層要想躍升需要功績和機遇,這個階層裡想要升官基本隻要混年頭就行。

但正如之前所述,對於出身平凡的公務員來說,從九級升到八級難如登天,所以帝國一直有一個所謂的“永遠的九級文官”的說法。

在帝國百姓心目中,九級文官就是卑微的小公務員的代表,謹小慎微,畏畏縮縮,心理扭曲,奴性十足,是一群可憐又可笑的家夥。

1845年,政府規定獲得世襲貴族地位的文官級彆從八級調高到五級,1900年又調高到三級,然而晉升天花板依然存在。

不過對於九級以下的級彆,隻要不犯大錯誤都能晉升,所以不會停留太久,身處這些級彆的大多是年輕人。然而有一個特彆級彆,就是最低的十四級。任職於這一級彆的公務員處於官僚機構最基層,大多數方麵和普通民眾沒什麼區彆。文學家描寫他們,寓意在於把他們當做政府與老百姓之間的橋梁。

喜歡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叛逆的魯魯修之溫柔新世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斷頭刀 原神之我推竟然成了我的老婆 胎穿小錦鯉靠讀心許願,福滿全京城 元素之主 這個頂流他神經病! 化工帝國1980 全球遊戲,從成為死靈法師開始 嫌棄彩禮少,我和豪門千金結婚 偶遇賢者,我獲得了猛男秘訣 三國:開局忽悠劉備,軍師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