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愛恨_論末法時代的修行之摸著石頭過河_思兔 

第175章 愛恨(1 / 2)

沉吟片刻,謝玉東緩緩開口“大師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他不認為這個和尚不清楚,自己根本不可能被這幾句話輕易就動搖了決心。

“”

必登認真的看了他一眼,那眼神裡帶著莫名的氣息。

“事後發生什麼,有多少變故,貧僧概不負責!”

謝玉東聽到這裡還想要搖頭,可事到臨頭了,還有機會嗎?

他又看了一眼在外麵百無聊賴的小星星,然後點了點頭!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南無阿唎耶

《觀自在大慈悲咒》也叫《觀自在菩薩心經》。

梵文響起,不同以往的虔誠,而是帶著蠱惑人心的氣息。

必登神色肅穆,心口靈合一,隨著他的嘴唇微動,從他的口中便吐出一朵朵白色蓮花,遍布著整個空間,蓮花每條紋路都是由密密麻麻的梵文所化,仔細觀之便會發現上書的正是《觀自在菩薩心經》,這口吐蓮花的本事,可是讓在場的兩人都開了眼界。

謝南星一開始還覺得那些經文嘈雜,可慢慢的也沉浸在那節奏之中,雙手合十,細細跟著誦讀。

度化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強行把天地意誌加附在人意誌身上的一種手段。

可這種天地意誌又是施法者所賦予的,於是又稱之為以己心換天心,以己念為神念。

這種手段其實道教也有,隻不過道教的比較極端,而且也不如佛教來得霸道。

佛教是火,勇猛精進,把一切阻攔的東西都燃燒殆儘,所以霸道異常。

道教是水,海納百川,把一切認知的東西都納為己用,所以有容乃大。

同樣是以自然意誌附加到人體意誌上,道家的人偏向於化道,又或者叫合道。

道家修行的時候,是把一切認知的東西通過自己的理解,化作自己所能使用的東西。

這一切認知的東西代表的是天地大道。

通過自己的理解代表的是悟道。

化作自己能用的東西便是證道。

可實際上自己所悟出來的道,雖然脫胎於天地大道,可不同於天地大道。

在頓悟的時候,有的人為了貼近自然,更好的悟道,一不小心就會沉迷其中,最後以身合道,個人意識就加入了自然意識,由個體彙聚到了整體。

自然意識就是天道。

簡而言之就是頓悟的時候,自己化作了自然。

佛家的度化手段也是來源於此,隻不過把那天地大道,變成了求佛之心。

一般佛家人的度化,就是讓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正在修行的未來佛,通過現在的修行,你未來就能成佛。

這就是在你的心裡種入一顆求佛之心。

至於為什麼有的人還會選擇還俗,一方麵塵緣未了,另一方麵機緣未到,當然這是另外的方麵。

《觀自在菩薩心經》的核心就是令人發慈悲心,求得大解脫,求得眾生大解脫,以此為佛之綱常,從而激發求佛之心。

這就是度化。

除非一些意誌堅定者,信仰強烈之輩,否則都難以抵擋。

為什麼華夏可以打壓佛家之人,就是因為國運的存在,大大的提高了信仰的強度,所以哪怕你意誌薄弱,但是你有著極強的信仰,也足夠抵抗佛家的度化。

可是謝南星可沒有這個光環,她隻能在一步步的經文裡麵迷失自己,或者說尋找自己。

經文擾動著必登體內的佛光封印,使得他的體內就猶如一個裝著猛獸的籠子。

《觀自在菩薩心經》是需要用佛光支撐的,雖然必登體內大部分的佛光被封印了,可依舊保留著一些由大覺自在法提煉出來的佛光,因此總算還能完成這一部分的度化。

知道經文的原理之後,剖析開核心要素,把自己的主觀意誌強加進去,就是一門能夠蠱惑人心的法門了。

隻不過主觀意誌如果不夠自洽,被施法者反應過來的話,恐怕也不會取到效果。

必登想給謝南星附加的個人意誌是一心一意為謝玉東好,甚至是為妻生子。



最新小说: 柯南:我被小哀找到了 都市美女如雲 水滸王倫 草包翻身:牛X皇妃 相親對象竟然暗戀我多年 諸天:我拯救全人類 輸送愛戀 穿越成老祖,開局嚇壞小丫頭? 毒寵棄妃 我在現世開辟修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