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同誌,咱們國內的西醫起步本來就比較晚,存在一些差距,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醫學類人才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我想在座的很多人,也都是在醫院的工作中積累起來的經驗。”
“好高騖遠可是要不得的。誰不會喊口號?如果對自己沒有一些信心,怎麼去趕超?”
……
稍稍沉默了一會兒,會議室裡的人就對陳鐵柱開炮了。
而聽著這些人的話,即便是跟陳鐵柱關係比較好的何老和陸院長也沒有辦法幫忙。
因為這個話題是他挑起來的啊,所以就隻能他來麵對。
反觀陳鐵柱呢,倒是麵色自若,就好像這些人的話是在對彆人說的一樣。
“各位前輩說得都對。”
等發言聲稍稍小了一些後,陳鐵柱笑著點了點頭。
“咱們因為原本的基礎薄弱,所以才會在水準上有差距。而要想彌補這些差距,就需要頂尖的人才來做研究、做努力。”
“頂尖的人才咋獲得呢?就要從每家醫院的醫生中來選拔。因為醫生這個行業有著特殊性啊,他必須要具備專業的知識才行。”
“所以這些醫生的選拔也不容易,他們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那麼這些醫生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當然是從咱們每年畢業的醫學院學生中來的,他們畢業後到了醫院。分配到各個科室,然後就開始繼續學習。”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新的問題了,這些醫學生畢業之後,來到了咱們各家的醫院。要經過多久,才能夠在上級醫師的監管下,獨立完成一台低級彆的手術。”
聽著他的話,會議室裡再次陷入了沉默,總算是有些明白了陳鐵柱要說的是啥。
“我對於我們縣醫院和省院接觸的比較多,了解的也就比較多。”陳鐵柱又接著說道。
“在整體水平上來講,縣醫院照比省院的差距也是很大的。這不僅僅是醫療設備上的差距,更是手術水平上的差距。”
“而且給我的感覺呢,就是這樣的差距,恐怕會越來越明顯。而在這樣的明顯差距之下,很多患者可能錯失寶貴的救治時間。”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一些大手術他們根本都沒有機會嘗試,給了機會也不敢。一年也做不上一台,誰敢拿患者的生命開玩笑?”
“而在我的心中呢,更加傾向於在學校內就完成基本操作的培訓。也就是說在他們實習的時候給予一定的量化指標,都通過後才能夠拿到畢業證書、參加工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就是因為很多醫學生在畢業以後,進入了醫院中,他很可能會缺少一個向上的動力。”
“我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小縣城工作,我們院的手術也就那麼點。能夠切個闌尾、修補個腸管,頂多是再做一個肝部修複就完事了。我還努力個啥勁?”
“也不能說他們沒有進取心,因為這就是現實。他們就算是想努力,也沒有那個機會,因為沒有學習的土壤。”
“上級醫師都做不了的手術或者說是沒有機會做的手術,你讓這些剛畢業的醫學生咋學習?”
“久而久之,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而做手術這個事,又不是說你做了一次就能夠學會的。很多狀況的應對,都是需要我們在不同的手術中積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