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朝會,群臣發現幾乎從來不上朝的劉和,竟然破天荒的參加了早朝。
“臣等,叩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群臣三呼萬歲。
“平身。”劉和道,“諸卿,議事吧。”
其實朝會一般是沒什麼事要議的,眾所周知,自古以來都是大會做宣貫,小會做討論。
真正議事都是在中書省內部的小會上。
這也是為什麼劉和要特意到朝會上討論科舉改革一事,如果把這件事拿到中書省內去討論,那必然是所有人都反對的。
大臣們裝模作樣的討論了幾件小事後,便請示劉和,是否可以結束朝會了。
“不急,朕這裡還有一件事要議一議。”劉和道,“馮卿,將古陶伯的奏折念給諸卿聽聽吧。”
“是,陛下。”馮公公應了聲,從懷中拿出劉珩的奏折,大聲念了起來。
待馮公公念完後,劉和道“諸卿聽了有什麼看法,都說說吧。”
台下一片寂靜,眾人都有點發懵。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改革必然是群情激憤人人反對的,但是要知道,現在朝中大多官員都以劉煜馬首是瞻。而改革又是劉煜的兒子提出來的,所以劉煜一係的官員還在琢磨,難道劉中書有什麼深意在其中?
張璁一係的官員也在琢磨,劉煜讓自己兒子提議改革科舉,到底有什麼陰謀?
所有人都沒想到,這提議是劉珩自己自作主張提的。
劉煜一邊麵不改色,一邊心底暗罵,小畜生,淨給我惹事兒。
劉煜腦海中急速思考,等會要怎麼跟自己一係的官員解釋,他領導官員也要服眾的。
“哦?都沒意見?這麼說諸卿是同意了?”劉和問道。
戶部侍郎姚鴻終於在張璁的示意下出列,反對道“陛下,臣以為不可。”
“為何不可?”
姚鴻行禮道“陛下,古陶伯之改革,要增加縣試,我大漢多少縣城?單增加縣試一項改革,每年要增加多少用度?國庫實難支撐啊,陛下。”
姚鴻話音未落,刑部侍郎韓三石便出來反對道“非也,國朝之縣城本就設有縣學負責教化工作,縣學內本就配有若乾名教逾,可以主持縣試工作。至於考場紀律,則可由縣衙配合保證,不過兩三日的功夫,能增加多少用度?”
韓三石不屬於劉煜張璁任何一方,而是朝內少有的孤臣。
韓三石自己就是寒門出身,對於這樣的改革,必然是舉雙手讚同。如果進入朝廷的寒門學子多了,他韓三石未嘗不能搞一個寒門係。
不過韓三石這樣的寒門官員畢竟少數,很快就被其他官員的唾沫星子淹沒了。
劉和聽了半天道“說來說去,無非是不想增加開支罷了,那縣試一事就先作罷,這殿試不存在開支太多的問題吧。”
“陛下,就算是殿試的開支,也是要從彆的地方挪用的,每年開春時,各部就已經做好了預算……”姚鴻又是出來反對。
“戶部的預算不夠,那就從朕的內庫出好了。”劉和道,“諸卿還有什麼意見嗎?”
諸位大臣不再說話,其實隻要縣試不增加,那上麵加多少層選拔,無非也還是從世家子弟裡選,這樣的改革,無傷大雅,劉和願意自己花錢多辦一場,隨他折騰去。
“既然諸卿都沒有意見,那就這樣定了。”劉和道,“今年會試的主考官,有人選了嗎?”
“回陛下,尚未選定主考官。”劉煜出列道。
按慣例,會試的主考官是從中書省內輪著來的,今年王思賢新進中書省,大概率會先讓他輪一年。
“既然要改,那內容也可以試著改一改,既然改革的章程是古陶伯提的,那今年就讓古陶伯來當這個主考官吧。”